首页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OA入口
  • 要闻 | 行业 | 锐评观察
  • 政策 | 市场 | 数据解析
  • 财经 | 产业 | 海外扫描
管理
  • 前沿 | 企 业 家
  • 经略 | 经理学堂
  • 实务 | 图说管理
风采
  • 企 业
  • 人 物
  • 500 强
精选
  • 创新成果
  • 研究报告
  • 案例分析
服务
  • 管理咨询 | 会 员
  • 发展规划 | 证 书
  • 资料下载 | 论 坛
新闻中心
  • 要闻
  • 政策
  • 财经
  • 锐评
  • 行业
  • 市场
  • 产业
  • 企业
  • 数据解析
  • 海外扫描
中国机械管理网 首页 > 中国机械管理网_报道行业 传播管理 > 新闻中心 > 快讯联播 > 第3期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交流活动举办
要闻: 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76岁中兴创始人再进视线 曾力主芯片研发却半途而废【特稿】中国的觉醒:这根本不是贸易战 而是技术战争为什么我们造不出美国的芯?专家:晚五年情况会不同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举行 国企须加快形成“三个一批”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必须努力掌握核心技术
第3期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交流活动举办

字号:大 中 小

2017-11-21来源: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

第三期机械工业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现场交流活动

在浙江宁波举办

  11月8-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指导,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机企协)主办,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和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承办的“机械工业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现场交流活动(第三期)”在浙江宁波按计划如期举办。本期交流活动的重点内容为“经营者”管理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产业组织处处长匡佩远出席交流活动并作开班讲话。中机企协常务副理事长李玲,中机企协副理事长、吉利集团资深副总裁张爱群、中机企协秘书长朱津平、副秘书长孙钢,以及来自华域三电、吉利控股集团、东北工业集团等机械、汽车制造业的数十家企业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产业组织处处长匡佩远作开班讲话

  匡佩远处长在开班讲话中介绍了工信部相关工作部署,强调抓好开展向企业送管理、总结推广优秀成果、加强现场交流活动等工作。他指出,抓好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既需要政府及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努力,更要依靠企业自身,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要像重视技术创新一样重视管理创新,结合行业和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做好创新管理提质增效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李玲常务副理事长主持交流活动并介绍“经营者”管理模式的推广情况

  中机企协常务副理事长李玲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经营者”管理模式的推广情况,指出“经营者”管理模式是运用市场经济法则,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方法。2001年“经营者”管理模式获机械工业现代化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获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2003年上海易初通用公司获全国机械行业首家现代化管理企业。2010年,为落实国务院“产业振兴规划”和“转方式、调结构”精神,工信部部长苗圩两次就“经营者”管理模式调研总结、试点推广做出批示。2011年9月由工信部装备司牵头,中机企协具体实施的推广试点工作在装备制造业中进行。2013年7月,工信部主办、中机企协承办召开了“管理创新及经营者管理模式经验交流会”,华域三电作为“经营者”管理模式的创造单位、吉利集团作为优秀试点单位在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工信部领导对该管理模式给予了“是工业系统落实‘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的评价,提出了“政府、行业、企业都要从各自的职责出发,思考、谋划推广实施的目标任务”的要求。

华域三电管理部部长龚淼讲解介绍“经营者”管理模式

  根据交流活动安排,华域三电管理部部长龚淼介绍了华域三电在“经营者”管理模式上的实践与探索,他详尽介绍讲解了“经营者”管理模式的构思、方法和发展。“人人成为‘经营者’”是华域三电(原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初创的管理模式,于1998年首先提出,先试点后逐步推广到生产、服务、物资流通、技术研发和管理岗位,覆盖公司所有职能部门,构建形成了“经营者”管理模式和“两个满足”的企业文化。目前,该管理模式已经进入持续推进阶段,并常态化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中机企协副理事长、吉利集团资深副总裁张爱群介绍吉利集团的创新发展

  交流活动中,中机企协副理事长、吉利集团资深副总裁张爱群以《激扬企业元气,成就快乐人生》为题,介绍了吉利集团在“经营者”管理模式上的试点经验和创新发展。吉利集团从2011年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始探索实践“经营者”管理模式,结合吉利特色的“快乐人生、吉利相伴”核心价值理念和“元动力”工程的企业文化,全面构建了“快乐经营体”管理模式,逐渐打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以市场为导向,让离市场最近、能听见市场炮声的人来指挥运行生产经营活动。这几年“快乐经营体”管理模式已逐步推广到吉利集团所有的整车及动力制造基地以及销售、研发、职能部门等各个业务模块,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华域三电生产制造部穆中汇做了题为《“经营者”模式在制造板块的科学运用与优化》的交流,从规模效应下的经营者模式发展经历、制造板块经营者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经营者模式4.0科学运用与优化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经营者模式的五大岗位、三种关系以及工业4.0来临下的制造板块发展瓶颈,详解了经营者模式开展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制造板块开展经营者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并结合具体实践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开展经营者管理模式4.0的新的思考。

  华域三电技术中心开发试验部经理余倬君做了《产品开发经营机制创新实践》的讲座,从产品技术创新的氛围、建立开发经营体机制、研发的容错机制探索三个部分,介绍产品开发经营机制的创新实践,产品技术创新的氛围,重点介绍创新文化引领、开发创新主体、开发管理机制,以及市场化机制、契约化运作、标准化管理的开发经营体的管理模式;建立开发经营体机制,要把握破立平衡、掌握“三化”的精髓、操作流程要注重“要素”的激励;以及研发容错机制的探索。

  作为吉利集团快乐经营体第二批试点推行单位,吉利集团动力总成系统总经办副主任孙严明介绍了动力总成系统推广制造类快乐经营体管理模式的实践经验。自2014年启动以来,动力总成系统成功运用经营体划分、资源量化、内部价格体系、计算机结算、收入与绩效挂钩五到位工作法,相继在五大量产工厂实现了推广落地。该模式通过划小核算单位,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也推动了员工管理、成本控制、经营理念等领域的一系列转变,为公司管理变革、先进管理工具落地及元动力工程深化发展搭建了绝佳的运行平台。

  吉利集团销售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后毅介绍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占率论英雄”,构建营销快乐经营体的实践经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吉利汽车国内销售公司在集团“20200”战略指引下,把握3.0代车型布局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占率论英雄,基于“高绩效、高压力、高收入”的理念,建设和完善营销系统“快乐经营体”运行机制,充分激发员工及组织活力、打造命运共同体。同时,全面构建3.0代营销标准体系,通过强矩阵组织变革、渠道战略变革、销服共战、人才梯队建设等保障机制,为快乐经营体的建设和完善夯实管理基础。

  吉利集团研究总院院长助理尹腾辉介绍了在研发体系建设及创新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吉利研发经营体,通过员工承诺和公司鼓励的双向拉动,以正向激励为导向,实现经营体成员“共担责任,共享成果”,并对项目的最终结果负责。研发经营体从平台首款车系开始,到后期不断根据客户需求、市场反应推出新的优化改款项目,均纳入研发经营体进行管控与奖励,保障市场份额提高和生命周期延长,从而建立全生命周期管控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以项目经营体为核心,专项经营体为支撑的经营体运行机制。通过研发经营体的推进,提高了研发效率及项目质量、加快核心技术形成,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吉利集团人力资源中心部长孙金方介绍了以“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之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为题,介绍了吉利集团的做法和经验。吉利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和企业自身特色,经过多年的实践与不断改进,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以满足战略转型及长期发展的需要。在确定选、用、育、留、退、备的全周期人力资源管理主流程外,建立了以任职资格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为全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激情、精干高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支持集团“20200”目标实现。交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如何承接集团战略、招聘共享中心、吉利大学等各模块体系化建设以及“快乐经营体”在人力资源的实践。

交流会现场互动

  与会企业代表对交流活动反响积极,对“经营者”管理模式和快乐经营体管理实践表现出浓厚兴趣,认真倾听和记录讲解发言的内容和要点,并就各自关心的企业管理问题与讲解人进行了互动式提问、讨论和交流。

代表们参观吉利集团

  交流活动还组织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吉利集团杭州湾基地总装厂与动力总成工厂和吉利汽车研究总院。

  最后,中机企协秘书长朱津平代表协会对现场交流活动做了总结发言,积极肯定了吉利集团、华域三电等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并归纳为对企业管理的持续创新意识、强化企业管理的坚定性和目标明确后长抓不懈的定力。朱津平指出,管理是软实力也要下硬功夫,硬实力是企业竞争的物质基础,软实力作为企业的“内功”,可以支持和加强硬实力的持续发展,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同时,学习他人的经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吉利集团学习“经营者”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的快乐文化,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的“快乐经营体”管理模式。

  朱津平强调,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但与“中国制造2025”设定的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制造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除技术原因外,管理也占了很大因素。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对企业基础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需要企业下大力气强化企业管理。中机企协的宗旨是推进机械工业企业管理进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抓好创新、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努力。

延伸阅读
13.7K
收藏  打印  评论  关闭
图说管理
更多>>
  • 创新都是来自边缘
  • 突破常规 顺应趋势变化
  • 团队狼性的七大精髓
  • 永远不要和老板称兄弟
  • 唐僧为什么是领导
  • 管理真知:闲人与忙人
  • 警惕办公室里的“怨妇”
  • 跨界营销:跳出品牌看品牌
  • 危机管理与舆论掌控方法
  • 好老板应该当盾牌
  • 圈人哲学:不重学历只重人
  • 企业生存7大法则
  • 谈企业的人才与用人
  • 企业衰败的十大征兆
  • 正能量团队才能创造奇迹
  • 谷歌成就第一品牌三个关键
阅读排行
  • 【杂谈】贸易战刺向缺芯之痛,国产替代能否翻身?
  • 1季度SUV:哈弗H6强势夺冠 自主乘势寻求突破
  • 回应当当并购案疑问 天海投资称将根据实施确认商誉
  • 合作伙伴不甚和谐 福特如何平衡多方利益?
  • 月销回归万辆水平 二线高档一季度增势不减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 一季度汽车销量微增2.79% 新能源持续走高
  • 铸造大王”闫军顿:用创新构筑绿色王国
  • 那些掉队的手机商:金立重组工厂 联想品牌复出
  • 汽车主编:合资股比放开是必然 或将渐进式推进
图片报道
  • 发改委: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将达2.8万亿元
  • 海外淘金 中国汽车新一轮海外布局
  • 时隔17年,债转股为何重出江湖?
  • 上半年汽车售1283万辆 SUV增速超四成

高端论坛

专题

  • 孙伯淮:强化基础管理 创新管理模式 促进转型升级
  • 王瑞祥:为开创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新局面努力奋斗
  • 王侠:“一带一路”战略给汽车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 罗军: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孙伯淮:加强企业管理 促进转型升级 推动机械工业持续发展
行业盛典:《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
  • 行业先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动向
  • 行业视点:智能制造 驱动产业升级

行业瞭望

市场趋势

相关产业

  • 人工智能期待重大原创成果 去年投资逾580亿元
  • 中国品牌占主导地位 商用车合资股比放开影响甚微
  • 发改委:汽车行业5年过渡期将全部取消外资股比限制
  • 汽车主编:合资股比放开是必然 或将渐进式推进
  • 海南计划2030年前实现全岛使用新能源汽车
  • 宝马&奔驰陷中美贸易战 加速国产迫在眉睫
  • 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看双方汽车业受到何种影响
  • 1882款新能源车拟被撤销免购置税资格
  • 月销回归万辆水平 二线高档一季度增势不减
  • 1季度SUV:哈弗H6强势夺冠 自主乘势寻求突破
  • 一线城市车牌价回温,北京新能源车牌轮候人数或排到5年后
  • 一季度汽车销量微增2.79% 新能源持续走高
  • 2月B级车:市场整体呈现疲软 帕萨特重回榜首
  • 1-2月汽车产量同比微降 新能源销量增长翻番
  • 2月车市微降0.5% 政策推动新能源高速发展
  • 1月汽车产销同比大增 新能源激增4倍
  • 美商务部封杀中兴 芯片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 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中兴的“芯”病,中国的心病
  • 发改委:5-6月将开展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抽查
  • 中国轮胎业最大海外并购案“起死回生”
  • 蓝思科技一季净利同比大降 智能手机产业链苦日子到了
  • 那些掉队的手机商:金立重组工厂 联想品牌复出
  • 铁矿石之后 澳大利亚竟又想赚中国新能源的钱!
  • 煤炭业转向结构性去产能 今年将退出1.5亿吨产能
企业家更多>>
  • 王石谈深圳企业界创新更迭:我个人即将成为历史
  • 物美创始人张文中出狱后首发公开信:《给40年的信》
  • 摩拜胡玮炜:生于理想,死于欲望
  • 王石的名利十年:从“痛苦”到“平静”

企业报道

前沿视点

公司经略

  • 以转变迎变化 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一席谈
  • 永泉阀门突出重围 中标北京第一高楼
  • 中国一重在改革创新中找回“精气神”
  • 瞄准高端靶心 徐工核心零部件吹响破局“集结号”
  • 铸造大王”闫军顿:用创新构筑绿色王国
  • 汉江机床聚焦主业 激活创新潜能
  • 曾庆洪谈自主向上 广汽不排除推高端品牌
  • 董明珠:格力全国的8个基地已基本实现“无人工厂”
  • 28年前10万元一辆,曾经称霸中国道路的国民轿车,停产了!
  • 76岁中兴创始人再进视线 曾力主芯片研发却半途而废
  • 药明康德募资遭腰斩 独角兽募资也别太任性
  • 贾跃亭回国造车的金主魅影:香港放债公司持有恒大多笔股权
  • 失去段永平的20年:小霸王转型VR机器人谋求上市
  • 腾讯、京东、苏宁等巨头联手救乐视 恢复元气并非易事
  • 贾跃亭:我必须把债还了 造车必须要创始人亲自来做
  • 【资本运作】药明康德闪电过会 三年十倍的私有化奇迹
  • 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中天微 自主研发打造“中国芯”
  • 合作伙伴不甚和谐 福特如何平衡多方利益?
  • 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竣工 全新奥迪Q5L亮相
  • 稳中求进,三箭齐发 一汽丰田在变革中展望未来
  • 提升盈利能力,斯柯达成为可资借鉴的范本
  • 美的与库卡再成立三家合资公司 首次公布机器人计划全球版图
  • 持续聚焦!王凤英解读长城新能源和海外战略
  • 一汽与奥迪重组业务确立产销分离 奥迪欲叫板特斯拉
新视界
  • 七问董明珠:银隆问题出在哪?会不会成为她下一站?
  • 汉能发布四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
  • 里约奥运大舞台 车企营销施浑身解数
  • 李彦宏:AI时代从业者需要跨界整合能力
 
 
首页|网站介绍|本网服务|网站地图 | 兄弟网站|网站助手|机械刊物|友情链接|招贤纳士|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2013 ChinaJX.Com.Cn All Rights Rserved. 中国机械管理网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34982号
中国机械管理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