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美贸易磋商 中国不缺谈判高手

字号:

2018-05-02来源:浙江在线作者:章玉贵

原标题:中美贸易磋商 中国不缺谈判高手

作者:章玉贵

 

在美国国力相对衰落而政治家稀缺的时代,任何为了达到国家利益而采取的博弈手段,出现在特朗普政府的工具箱中,都不应感到不奇怪。

当今世界,美国总统特朗普无论是对于盟国还是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一个不确定的伙伴兼竞争对手,就在美中两大超级经济体围绕贸易摩擦大有展开体系性对抗之际,美国白宫正式发布消息,美方将派代表团于本周四赴华进行贸易磋商谈判。主要团队成员包括:财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纳瓦罗、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和副主任艾森斯塔特。在与中方就贸易问题展开磋商的同时,并对其白宫经济班子的访华前景作了富有“特氏”风格的预测。体现出商人一贯的“边打边谈”的操盘手法。

细看美国贸易代表团的四大核心成员,无论是财长姆努钦、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还是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以及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都被广泛视为鹰派色彩浓厚,是美国国家利益的坚定守护者。

尤其是曾让日本吃尽苦头的莱特希泽,有“美国贸易沙皇”之称,更是深具“国际斗争经验”且战略设计与执行协调力极强的老将,也是当年不可一世的日本在1985年9月签下“广场协议”进而步入“失落十年”乃至“失落二十年”的重要操盘手。

尽管日本经济是否因为签订“广场协议”而走向衰退这些年来一直有诸多讨论,但日本在签署了“广场协议”之后失去汇率主导权进而导致泡沫破灭,经济竞争力急剧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日本还犯了个致命错误,那就是在经济处于高峰时未能保持国家层面的冷峻与理性,以为真可以超越美国,君临天下了。殊不知,美国不仅有最具打击力的国家竞争战略,更不乏拖垮乃至摧毁现实与潜在竞争对手的经济工具。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既有自身经济发展虚火过旺的内因,也离不开美国控制的金融资本对日本刻意打压的外部因素;而在举世无匹的微软和英特尔以及呼风唤雨的高盛、摩根士丹利面前,日本同行多年来一直喘不过气来。

可见,日本既败在美国人手上,也毁在自己手中。事实上,日本经济规模最近20年来一直在“5万亿美元”上下波动,笔者曾将其称为“5万亿元美元陷阱”。1996年,日本GDP总量便已达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德英法三国的总和。但21年后的2017年,日本的经济规模仍在5万亿美元左右徘徊,占全球GDP总值的5%左右,而日本经济曾占全球比重高达17.9%。

因此,所谓日本经济步入“失落的十年”,某种意义上是指日本陷入经济相对停滞、过去那种咄咄逼人的追赶美国之势戛然停止的状态。当然,如果把日本高达3万亿美元以上的优质海外资产的收益计入,则日本实际经济规模与活力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下滑。但日本要重回30年前那种傲视绝大多数国家的局面,几无可能。

尽管不能简单拿当年日美之间围绕顶层经济贸易分工的国家竞争来裁量今日中美之间某种程度上的战略竞争,但作为全球迄今为止最具综合竞争优势的超级强国,美国显然不希望看到迈克尔·波特眼里的“替代者威胁”成为真实世界里的持续存在乃至质的飞跃。在莱特希泽这类的战略家看来,中国基本具备了挑战美国的综合实力,如果不能够将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影响力控制在美国主导的秩序框架内,则美国将永远失去遏制中国的时间窗口。

类似的警告据说保罗·萨缪尔森也曾在逝世前对美国当政者说过,这位入列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生前一直在关注中国经济增长与改革开放,他用经济学家的视野观察中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可能的地位,深感中国的发展态势与能级绝非日本、德国所能比拟。因此,美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阻止”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当然,萨缪尔森究竟有否在去世前给了美国当政者精囊妙计,暂时无法考证。但从国家竞争的视角研判,美国在上世纪成功阻止德国、苏联和日本挑战美国霸权之后,当然也会对任何可能的重量级挑战者格外关注,并会采取一切手段遏制这种挑战势头。

毫无疑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是美国的高价值战略目标,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无论是真打还是假打,本质而言,是中国“入世”以来,在经济实力成长和全球贸易版图中的地位提升超出了美国的预期与实际控制边界,而试图以“大当量的贸易战”这种看似非理性实则蕴藏国家竞争策略的超常规手段,来最大限度钳制中国的发展,进而重写全球贸易规则,贸易战本身就是实现美国利益的一种谈判工具。

如今,在这个依然由西方工业和金融强国主导的国际经贸棋局中,在2001年之前基本处于全球贸易边缘地位的中国,通过不断适应国际贸易规则、扩大贸易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稳步构筑双边与多边贸易体系,一跃而成为世界出口冠军。而且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也在不断提高,出口制造业在产业链的位置逐渐上升。

而从国际经济秩序变迁史来看,中国在初步完成工业化和初步建成相对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后,其在国际经济秩序改革中的诉求就不仅仅是一种被动适应,而是基于已有的经济力量,积极寻求参与国际经济话语体系建设甚至重建话语体系,包括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这对特朗普而言当然是空前挑战。从战略上围堵中国日趋强大的高端制造业体系,逼迫中国按照美国的设计第二次“入世”,将中国的发展态势控制在美国主导的既有秩序框架内,是美国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无论谁当美国总统。

中国也不缺谈判高手,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谈判,既要看谈判代表应对复杂局面的水平,更要看其背后有哪些国家力量工具。概而言之,就是中国早已具备的硬实力,没有硬实力,弱势一方的任何交锋恐怕都是苍白的。

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不是一场贸易对抗就能阻止的,中国早已跨越日本当年的“5万亿美元陷阱”,只要中国保持发展定力,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单边乃至多边力量可以轻易切割中国的核心价值链。中美围绕国家利益之争必将展开多轮博弈,包括合作性博弈与非合作新博弈。为此,我们必须超越以往的惯性思维,掌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应对能力,提升对贸易战的早期预警与反制能力,也要探索构建中美之间有效的利益分享机制,展现出高度的国家智慧。因为,从全球经济金融竞争与格局变迁的趋势来看,中美两国将是未来全球经济体系的共同担保人。这个趋势,不论美国喜欢不喜欢,恐怕都如此。

延伸阅读
13.7K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