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管审〔2014〕10号
关于发布和推广第二十届中国机械行业企业
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通知
各地方机械工业协会(行办)、机械工业各专业协会(学会、商会)、各企业集团及相关企业:
由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主办、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简称中机企协)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自2013年8月开始,经过申报、推荐、初审、终审等工作程序,有29项成果通过审定,成为第二十届“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其中,一等成果5项,二等成果14项,三等成果10项。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名单附后)。
本届创新成果主题鲜明,特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管理,降本增效;二是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三是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的管理整合;四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效融合;五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本届管理创新成果内容,符合国家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对广大机械企业进一步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实践活动具有深刻启示和推广意义。
现就管理创新成果奖励、宣传及推广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本届审定发布的管理创新成果属机械行业管理类部级成果。成果奖励办法请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组织做好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资改革函[2003]年62号)要求,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2003年第396号令)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科学技术部1999年第1号令)(或查询中机企协主办的中国机械管理网www.chinajx.com.cn示范工程栏目),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及企业制定的奖励办法,对成果的创造者给予奖励,以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持续开展。
二、在2014年8月召开的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七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将对各成果创造单位及主创人员进行表彰,并颁发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证书和奖牌。
三、将本届创新成果编辑出版,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组织宣传报道,以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中机企协还将适时举办行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进行交流学习。
希望本届成果的创造单位继续不断深化、完善所创成果的内涵,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各地区机械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把推广管理创新成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其发挥示范作用,以推动机械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附件:第二十届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名单
二○一四年八月五日
主题词: 二十届 成果 发布 通知
抄送: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各部室
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
附件:
第二十届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名单
(同等级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等级 |
名称 |
单位 |
主创人 |
参与人 |
1 |
一 |
基于柔性化整车制造企业供应链拉动模式的创新实践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许青桥、钱军华 |
姜军俊、邱振捷、张虹、陶铁元、张伟、陈芳、朱勇、曹月亮、尹丹、张鹏 |
2 |
一 |
基于战略的“特色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构建提升核心竞争力 |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
印建安、陈党民 |
王建轩、王晓玲、赵勇进、卢山冰、贾亚妮、常军利、王思洪、常虹、秦夏、肖斌、尚璐 |
3 |
一 |
大型汽车企业车身重要外包零件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王晓东、许先中 |
李妍、乔华、罗仁平、林敏、薛强、陈超、陈晓婷、郑轶赟、杨刚、王玲 |
4 |
一 |
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智能运营工程建设 |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
陈维、孙欣、徐怀玉 |
王志强、崔楷华、王西友、王威、赵伟、陈鹏、张贺、韩超、李明刚、芦莉、袁国强 |
5 |
一 |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实施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赵剡水、苏维珂闫麟角 |
王延辉、麻林、付红军、韩冰、朱东辉、宋文峰、秦滢、彭博 |
6 |
二 |
通过资源重组、强强联合提升内燃机行业发展水平的战略决策与实施 |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罗燕鸣、向军 |
胡宪昌、苏川、丁健、甘文、乐宁、金星汝 |
7 |
二 |
基于“以人为本、科技兴企”发展战略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
王春华、管瑞良 |
周玉明、王卫成、黄卫刚、王永强、马建峰 |
8 |
二 |
面向密封材料行业的产品族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法 |
浙江国泰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蒋忠灿、吴益民 |
沈铁伟、丁关根、孙李超、曹岳强、潘旭伟 |
9 |
二 |
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技术创新管理 |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
黄安庭、周智勇 |
赵大为、张志强、车明明、娄蓉、钟伟年、王明志、刘斌华、厉民、丁卫庆 |
10 |
二 |
基于整车工艺标准化的管理实践 |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张锁明、姚建明 |
袁金华、胡俊、邓运伟、周希华、李卫阳、刘群 |
11 |
二 |
构建基于岗位职责和能力提升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 |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潘巨林、黄剑斌 |
胡海飞、于晶、徐惠红、池新、艾红莲 |
12 |
二 |
全球车型制造工程的开发管理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王晓冬 |
罗仁平、许先中、乌欣、殷伟智、乔华、尹瑞荣、沈绍嵘、丁国栋、冯昊、周顺辉 |
13 |
二 |
基于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陈永强 |
黄智鑫、周杰、韩华、韩俊德、颜家珮 |
14 |
二 |
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精致工艺管理 |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刘秋霞 |
杨晓华、吴洁、Shizuki、Kajiyama、龙澜波 |
15 |
二 |
打造民族汽车品牌的知识产权创新管理体系 |
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冯擎峰 |
马芳武、戴旸、关佳景、杨霞 |
16 |
二 |
产品研发的多目标集成管理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王镝、乔栋 |
周强、沈建东、陈东平、施云翔、柳一凡、陈丽华、范蔚锋、杨婻 |
17 |
二 |
车辆认证开发信息化管理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施杰、陈伟波 |
丁美玲、段嗣盛、徐征遥、费军瑛、潘耀曾、潘志宏、周皓、姜鹏、李晨阳 |
18 |
二 |
“三位一体”员工服务保障体系 |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
印建安 |
李宏安、陈党民、王建轩 |
19 |
二 |
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标杆管理创新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
安聪慧 |
李伟平、肖华峰、王全心 |
20 |
三 |
基于精益生产的生产计划管控 |
聊城鑫泰机床有限公司 |
张坤之、孙伟 |
葛立阳、张乃峰、张博、李莹莹、张新利、尹艳禄、史卜太、李言星 |
21 |
三 |
建立全员生产性维修 追求设备零故障 |
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
张红、唐乃文 |
刘刚、高森 |
22 |
三 |
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创新实践 |
山东先河悦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张辉新、张文军 |
李世侠、孟召雷 |
23 |
三 |
汽车数字化设计及评审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王龙涛、于涛 |
王涟清、刘启明、武东海、闫仕军、潘耀曾、谢义菁、刘艳红、袁菊慧、陆姣红、雷健 |
24 |
三 |
企业人力资源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实施 |
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 |
赵英南、张蕙 |
徐俭、张正华、陈安、陈祖荣、陈慈平、金红心、陆有根、章磊、顾正启、徐望荣 |
25 |
三 |
农机工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创建与实施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王二龙、许世栋 |
闵莉、薛德民、满孝勇、张磊、李书杰、刘东萍、施薇、温留伟、时朝辉、诸葛曦雯、袁伟 |
26 |
三 |
研发离散型制造业统计信息系统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李书杰、满孝勇 |
许世栋、薛德民、钟素慧、张磊、施薇、刘东萍、王瑜、袁伟 |
27 |
三 |
基于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生产信息化管理 |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
薛文璞、耿志安 |
黄伟民、何况、白娟、苏海龙、于璞、魏涛、杨文娟、崔琳凯、范建立、段松松 |
28 |
三 |
实行服务件回购和服务报表网上审核促进服务体制变革 |
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 |
靳豫成 |
邱花深、康金辉、姜国林、寇志强、刘名清、李朋 |
29 |
三 |
提升产能减少企业外围费用保职工收入增长 |
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 |
耿志民、吴洛平 |
马志强、倪献峰、刘云鹏、张红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