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工擬85億航母資產注入 復牌后連續漲停

字號:

2013-09-11來源:証券時報

  軍工板塊將掀新一輪重組潮

  “這絕對是重大突破。”昨日,一位券商研究員在看到中國重工的定增預案后激動地表示。在他看來,有了這個先例,重大核心軍工資產的上市就有望在未來成行,這為軍工板塊的重組打開了新的預期。

  今年以來,軍工重組不斷升溫,從哈飛股份(600038,股吧)到航空動力(600893,股吧)、中航電測(300114,股吧),再到此次中國重工的“重大無先例事項”,軍工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案例可謂接連不斷。上海証券一位行業研究員分析稱,“和其他重組相比,中國重工這一次的特別意義在于,核心總裝資產的上市,以前在這一塊一直比較謹慎,現在有了這個突破,應該是主管部門態度出現了重大變化,為后續其他公司的類似操作提供了借鑒。”

  繼中國重工之后,哪些軍工企業注資預期最為強烈?“我個人還是看好中航工業旗下板塊,中航工業旗下上市平台多,近年來一直非常積極地推進資產証券化。”某券商軍工行業研究員分析,在十大軍工集團里面,中航工業的資本化運作肯定會走在前列。

  此外,公開信息還顯示,中國重工的兄弟公司風帆股份(600482,股吧)已經獲得大股東的注資承諾,8月30日公司披露收到大股東中船重工通知,中船重工決定將公司作為集團范圍內電池業務唯一的資本運作平台,盡快通過資產並購、重組、托管或其他合適方式,將集團范圍內的電池業務統一整合至公司。

  “軍工資產上市已經突破政策上的瓶頸了,現在要看的就是各軍工集團的資產人員狀況和推動力度,像有些集團科研單位比較多,改制工作就相對復雜,有些單位近期有較大的人事調整,可能這塊工作就得緩一緩,但總體來看軍工資產的上市是大方向,中國重工此次的大手筆也會對其他企業有所推動。”上述券商軍工研究員分析稱。

  多家上市公司涉足航母產業鏈

  中國重工此次將注入超大型水面艦船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資產,確實讓市場驚喜,這無疑是我國軍工業資產証券化的里程碑事件。而其深層次背景,是以航母裝備為核心的,我國海軍裝備升級換代的迫切需求。其中蘊含諸多投資機會,一些為航母配套的公司都有望借機得到新一輪發展。

  相關人士透露,航母制造主要還是由原六機部旗下相關公司進行配套,上市公司則主要包括中船集團旗下的中國船舶(600150,股吧)、中船股份(600072,股吧)、廣船國際以及中國重工的兄弟公司風帆股份。

  據東方証券研究報告,按照受益程度來看,船舶制造、飛機及發動機制造是受益于航母最大、上市公司價值提升最明顯的板塊。航母及編隊艦艇占航母產業鏈價值的三分之二,航母建造主要是由國家的兩大船舶集團來完成,因此船舶工業的國家隊受益空間巨大。

  查詢歷史資料可知,兩大船舶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原本都屬于第六工業機械部,改制成公司后內部稱為“南方公司”(即中船集團)和“北方公司”(中船重工)。“事實上,在一些重大項目上,兩個公司仍然是通力合作。”知情人士向記者介紹。

  航空母艦顯然是重大項目,據前述人士介紹,為了這一重大工程,兩大造船集團將充分調動一切資源,旗下公司幾乎都有參與配套,包括幾家上市公司,如中船集團旗下的中國船舶、中船股份、廣船國際,以及中船重工旗下的風帆股份。“風帆股份主要是提供電池,這個用量非常大。”該人士透露。

  除了航母及相關艦艇的建造,艦載機產業也是最被看好的板塊,目前涉足艦載機產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航飛機(000768,股吧)、哈飛股份、洪都航空(600316,股吧),其中洪都航空生產的出口型獵鷹L-15教練機,被認為有望改進用于首艘航母艦載機訓練。另外,貴繩股份(600992,股吧)曾透露具備生產航母纜阻索的能力。

  航母的建造是一個異常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的行業和公司眾多,據券商研究員分析,僅高端材料制備方面,寶鈦股份(600456,股吧)、中航三鑫(002163,股吧)、中航重機(600765,股吧)、寶鋼股份(600019,股吧)等公司都可能參與,而航天電子(600879,股吧)、中航電子(600372,股吧)等則有機會參與電子系統的建設。

延伸閱讀
13.7K
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