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陶瓷裝備業,還是在清潔能源領域,科達機電(600499)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1年前,科達機電以9萬元起家成為國內第一家民營陶瓷裝備企業,現如今成功轉型清潔能源設備總包服務商。
然而,開辟新的領域並不容易。經過最近6年來的技術探索,科達機電的清潔能源道路終于從圖紙邁向產業化。今年,在陶瓷機械業務穩步增長的同時,科達機電在清潔能源領域收獲了近13億元的訂單。至此,科達機電實現了從“傳統陶機裝備巨頭”到“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裝備、高端零裝備部件服務商”的蛻變。
6年技術探索路
6年前,憑借著多年在陶瓷機械裝備領域的經驗,科達機電董事長邊程判斷:“2010年,公司將會觸及行業的天花板。”是固步不前,還是謀求轉型?科達機電從2006年開始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就在2006年初,中國政府提出:希望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彼時,國家尚未強制執行減排目標,但節能減排已被認定為關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2007年,科達機電確立“從傳統裝備制造商向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與裝備的供應商”轉型,從此邁出蛻變的重要一步。
當時,以太陽能、風力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項目,以幾何增長的速度發展。但是如何更好地契合中國能源“缺油、少氣、富煤”的特點,利用好中國的煤炭資源?科達機電從提供環保經濟能源解決方案的清潔煤制氣技術中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該技術與工程機械領域的共通之處。
2007年,一位老專家,手里拿著一堆圖紙,找到了科達機電。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讓多年來的研究成果變為現實。”正在謀求轉型的科達機電,一個月后,就將這位老先生親自設計的清潔煤氣化(000968,股吧)試驗裝置搭建了起來,盡管結果並不令人滿意。
2008年12月,在距離佛山千里之外的馬鞍山,科達機電投資近5億元打造了占地8萬平方米的“清潔燃煤氣化系統”生產研發基地。馬鞍山科達潔能公司董事長武楨,在全國范圍內招兵買馬,從技術布局到系統運行重新進行了設計。
2009年2月,煤氣化爐項目中試成功,卻多次出現不穩定。4月,經過對設備的大量改進,最初返料過多、排渣不順等問題得以解決,設備連續正常通氣,產品最終成熟。
2009~2011年,科達機電分別成立了峨眉山、臨沂、沈陽分公司,並組建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2012年5月“清潔燃煤氣化系統項目”生產基地竣工。2012年6月,低壓粉煤氣化爐試驗站投建。7月,承建廣西信發4×10KNm3/h煤氣化項目。今年,近13億元訂單接踵而至。
煤氣化前景廣闊
近些年,環境污染倒逼經濟轉型,節能減排成為緩解環保壓力的首要課題。鑒于煤炭燃燒帶來的空氣污染嚴重,全國各地政府紛紛出台政策:停止新建傳統煤氣化爐,原有的傳統煤氣化爐也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目前,福建省的工業企業已全部改用天然氣。
科達機電深知陶瓷行業幾乎都在燒煤,煤炭作為燃料,經濟性能和環保方面有著嚴重缺陷。若全部將工業原料改為天然氣,對于我國大量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來說,目前我國的天然氣存量遠不能滿足它們的需求。
一組數據顯示:“我國一年消耗的工業燃料用煤炭為36億噸以上,如果把這些全部轉化為天然氣,則需要3000億立方米,這是中國當前天然氣存量的2倍還多。”
邊程告訴記者:“清潔煤氣化爐具備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清潔,二是高效。簡單來講,清潔燃煤氣化系統產出的煤氣,幾乎可以與天然氣媲美,最后產生的爐渣還可以用于科達機電的牆材,真正完全實現零污染。與傳統煤氣化爐68%的碳轉化率相比,我們可以做到83%以上,至少可以提高15%。”
科達機電的清潔煤制氣技術,讓環保壓力下的工業企業找到了出路。“在滿足環保排放要求的情況下,在華南地區清潔煤氣的價格相當于天然氣價格的50%,在華東、華中地區相當于天然氣的70%。”邊程說,“同時,還可幫助工業企業解決傳統煤制氣設備的酚水污染問題、重油燃燒酸雨等污染問題。”
成本優勢明顯
然而,高效、清潔的科達煤氣化爐高出傳統煤氣化爐5倍的價格,讓高耗能企業望而卻步。實際上,綜合煤炭價格、運費、轉化效率以及環保成本等各方因素,科達煤氣化爐最終可為企業節省不少成本。
從工藝上來講,普通的煤氣化爐只能采用高檔的優質煤。在我國“西多東少、北富南貧”的煤炭分布中,優質煤主要集中于山西、內蒙古、陜西神木一帶。
邊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運程最遠的廣西為例,1噸煤的價格為1400~1500元,所產生的熱值為6400大卡;而科達的清潔煤氣化爐,采用800元/噸的碎、粉煤,熱值5400大卡。以15%的轉化效率來計算,煤炭的差價與熱值差相扺,可節約燃料成本40%。若以一台爐子一天燃燒100噸煤炭,一年消耗3.3萬噸煤炭來計算,一噸煤可節省600~700元的話,一年將節約2000萬元。一台2000萬元的煤氣化爐,一年便可收回投資。另外,燃燒之后尚有15%的余熱,還可用于鍋爐發電,那麼不到一年即可收回成本。”
再以距離神木地區最近的河北來計算:“800元/噸、6400大卡,與科達的600元/噸、5400大卡相比較,1年3.3萬噸煤耗量,將節省600萬元,2000萬元的成本將于3.5~4年收回。”
若拿科達的煤制氣與當前的天然氣價格進行比較,價格優勢更為明顯。“目前,廣西的天然氣價格為3元/方,而科達的清潔煤氣折合成標準天然氣熱值的制氣成本為2.5元/方,便宜近20%;相比河北3元/方的天然氣價格,科達1.6元的成本更具優勢,便宜近50%。從全國的天然氣價格來看,廣東、華東、山東分別為4.6元、4.2元和3.5元,與此同時,科達的清潔煤氣相應價格為1.8元、2.1元和1.8元。”
多領域應用
峨眉山金陶瓷業發展有限公司與科達機電之間的合作已長達10年之久。“但真正實現深入合作,還是從啟動清潔煤氣化發生爐項目開始。”金陶瓷業廠長李金根說。
由于金陶瓷業地處世界文化遺址峨眉山,在環保和排放方面,受到嚴格的限制。最初使用的水煤氣爐,排放和污染嚴重,后來改用天然氣。但又因天然氣價格較高,一路漲價,且受能源企業在天然氣供應方面的限制,天然氣根本無法滿足公司的需求。
就在金陶瓷業尋求出路的同時,科達機電的清潔煤氣化發生爐完成了初步試驗,實現有條件投入生產。雙方成立合資公司,上馬清潔煤氣化項目。“項目合作之初,我們有兩個實際的需求:一是這套設備不僅能使用品質好、價格高的煤,也能使用品質稍差且價格低的煤;二是陶瓷生產對設備的熱值有較高的要求,如果熱值達不到要求,會產生大量的廢品。”劉金根告訴記者。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科達機電為金陶瓷業安裝的清潔煤氣化爐基本滿足了這兩個需求,同時降低了成本。
實際上,在陶瓷行業之外,清潔煤氣化技術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科達機電發現:“一台2000萬的煤氣化爐占陶瓷整線的投資(4000萬)比重較大,反而在投資大、能耗高、污染嚴重的氧化鋁行業更容易找到切入點。”
今年3月份,科達機電在氧化鋁行業進行推廣,包括所有國內主要的氧化鋁企業。9月份之后,訂單開始逐步落地。據介紹,自2012二季度起,公司已相繼對外承接10Nm3/h、20Nm3/h、40Nm3/h 三個規格產品,基于CFBC技術的爐型產品已經成熟且已形成產品規格梯隊。目前,基于氣流床技術的下一代產品已試建完成並開始實驗,2.0 版產品算是科達煤氣化爐與殼牌煤化工爐的"雜交版",碳轉化效率可超過90%。
日前,科達機電的煤氣化爐仍在爭取環保部的環保認証。國金証券(600109,股吧)劉波評價稱:“從下游領域水煤氣爐的存量來看,陶瓷行業3000套、玻璃2000套、氧化鋁500套。如果年底公司新型煤氣爐通過環保認証,科達機電將在陶瓷、玻璃、有色、冶金等細分領域,領先占據清潔煤氣發生裝備上千億的銷售市場。”
向總包服務商邁進
今年10月,科達機電與浙江鑫一節能科技簽訂13×40Nm3/h、總金額近7億元的框架協議訂單。這是繼信發廣西2個訂單之后,科達機電簽署的第3個氧化鋁行業清潔煤制氣訂單。框架協議中,包含了錦江集團旗下所有氧化鋁廠及化工廠、鋁鎂廠全系統采購。
作為國內主要的氧化鋁巨頭之一,錦江集團的產能占全國近10%,復晟鋁業是其中之一。國海証券(000750,股吧)譚倩認為,“氧化鋁行業產能高度集中,與錦江集團簽訂框架協議,將產生巨大示范效應,也為科達機電的煤氣化系統在氧化鋁領域打通了"綠色通行証"。”
該系統的設計正是由科達機電擬收購子公司東大泰隆完成的。9月6日,科達機電公告稱:“擬以3.3億元的價格收購東大泰隆100%的股份。”至此,科達機電進一步夯實了從單體設備制造商向工程總包服務商轉變的道路。
“工程設計咨詢、節能技術與設備開發、成套技術與成套裝備、特種設備設計與制造、項目工程安裝與總包、過程自動化及儀器儀表”,除了看中東大泰隆綜合服務能力之外,科達機電更看重的是由其擁有國家頒發的D1、D2級特種設備(壓力容器)設計與制造許可証,壟斷了國內近10年新增氧化鋁產能的設計業務。
若成功實現收購,科達機電將不僅在氧化鋁行業具有市場資源和總包實力,而且有望憑借其強大的制造能力,進而擴展至有色領域湮氣凈化、懸浮焙燒爐等成套設備市場,“反哺”科達機電的風機、液壓泵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