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亨通高壓海底電纜與軟接頭一體通過型式試驗

字號:

2012-06-06來源:作者:雷達抓取

  5月12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江蘇省常熟市組織召開了江蘇亨通集團所屬亨通高壓電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亨通高壓)研制的“220kV交聯聚乙烯絕緣光纖復合海底電纜(含軟接頭)技術評審會”。26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認為:亨通高壓自主開發的額定電壓220kV交聯聚乙烯絕緣光纖復合海底電纜(含軟接頭)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通過型式試驗為國內首次
  據了解,亨通高壓研制生產的海底電纜(含軟接頭)通過了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型式試驗,為國內首次。
  專家組聽取了研制單位——亨通高壓副總經理、項目負責人周厚強所作的《220kV交聯聚乙烯絕緣光纖復合海底電纜(含軟接頭)》研制項目總結》等報告,審查了評審資料,考察了生產現場,並進行了現場檢測。經認真討論認為:該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意通過技術評審,可以投入生產。
  據了解,專家組由國綱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綱公司運行分公司、國家電綱北京(浙江、福建、舟山)電力公司、南方電綱(廣東、貴陽)公司、浙江電力試驗研究院、電力工業電氣設備質量檢驗測試中心、上海電纜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組成。
  國綱電力科學研究院總工、教授級高工楊迎建告訴記者,聽取了周厚強關于海纜項目的總結報告和亨通高壓總工程師潘文林有關設備先進性的匯報后,他認為,該產品無論從技術水平和設備的先進性方面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一流的人才、先進的設備、現代化的管理為公司研制該產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可行性調查、立項、研發設計、試制到產品完成型式試驗僅用了六個多月時間,速度之快,在國內是首次,在國外同行業中也不多見。
  競爭力將大幅提高
  據了解,該項目配置了當今國內外最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並建有3套大容量儲纜設備,儲纜容量可達上萬公里,同時建造了兩個萬噸級海纜上船專用碼頭。
  “亨通高壓成功研制出220kV含軟接頭的海底電纜,意義重大。利用該項目具備的國際先進技術優勢及海底電纜與軟接頭一體通過國家權威部門型式試驗為國內首次的優勢,將提高公司海底電纜的市場占有率,並可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上海電纜研究所總工毛慶傳如是說。
   據權威人士介紹,到目前為止,拿到國家權威部門該領域型式試驗報告的企業只有3家,含有軟接頭系統型式試驗報告的企業只有2家,試驗項目最全和指標最高的企業只有亨通高壓一家。
  在鑒定會現場,記者采訪了亨通高壓總經理、研制項目總負責人馮華強,馮華強難掩成功的喜悅,他說,在兩年以前,亨通集團總裁崔根良對投產海纜項目特別重視,由于生產海底電纜廠址需要靠近江河,崔根良通過多方考察,最終看中了常熟沿江經濟開發區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確定了廠址。至此,一個投資10多億元,並建設有2個萬噸級碼頭的高壓電纜生產企業拔地而起。
   馮華強說,由于受海底高壓電纜制造長度限制,以及風險大、性能要求高等因素影響,世界上具有生產高壓海纜能力的廠家為數不多,僅有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的幾家大公司有制造能力。我國只有極少數幾家電纜生產商可以生產光纖復合電纜。尤其是海纜接頭技術更是難以攻破的技術難點。海纜敷設一般單根最大長度需幾十千米,由于受到設備能力的限制,不可能生產出非常長的無接頭電纜,只有軟接頭制作才能滿足大長度海纜的需要。因此,軟接頭技術就顯得特別重要。
  據介紹,在技術上,亨通高壓研發的220kV光纖復合海底電纜在電纜縱向進水、絕緣偏心、絕緣內應力消除、防腐蝕、大長度生產、儲纜上船等方面,都從生產工藝和制造設備上進行了創新,解決了設計和制造中的難題,主要性能指標優異。同時,亨通高壓充分發揮技術團隊的優勢,依靠在海纜研究方面一批資深專家,堅持自主創新,奮力攻關,一舉取得成功。
   馮華強表示,此次研制成功的光纖復合海底電纜集電力傳輸和信息傳輸功能于一身,是當今海底電纜發展的必然趨勢,它的敷設運行將有力推動海洋油氣開發和沿海島嶼經濟的發展。
  據悉,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還同期組織召開了亨通高壓研制的“110kV交聯聚乙烯絕緣聚乙烯護套電力電纜產品技術鑒定會”。其鑒定結果表明:產品綜合技術性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同意通過產品技術鑒定,可以投入生產。(記者 何芳方 )

延伸閱讀
13.7K
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