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罐頭:多省扎堆生產 打開市場或成為產業難題

字號:

2014-04-03來源:中國經濟綱

  屬于“空氣罐頭”的產業時代或已來臨。

  3月7日,全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談到貴州的空氣質量時說,將來可以制作貴州的“空氣罐頭”。

  12天后的3月20日,貴州省舉行開發“貴州空氣罐頭”媒體見面會,對外透露,將開發“貴州空氣罐頭”創意旅游紀念商品。

  “做‘空氣罐頭’不是玩概念搞炒作,要出產品,作出受消費者歡迎的,而且是可持續暢銷的特色產品”,貴州省旅游局局長傅迎春斬釘截鐵地說。

  時代周報記者亦發現,目前已有民營資本對開發“貴州空氣罐頭”饒有興致,四川仟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被確定為該項目的開發商。

  作為一款新開發的產品項目,該公司卻顯得異常低調。3月31日,四川仟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一名營銷負責人李翔婉拒了時代周報記者關于“空氣罐頭”的采訪,“公司不會發布這相關的消息,暫時不會接受媒體的采訪。”

  而除貴州外,浙江省臨安市、河南省欒川縣、福建省等地均已花費資金研究或開發空氣罐頭。

  而另一方面,在霧霾肆虐的同時,全國各地也在花大價錢治理霧霾天氣,國家將投資1.75萬億元治理霧霾,而北京市則將花7600億元治理PM2.5。

  一面是治理霧霾天氣投入資金,另一面是創新罐裝空氣的產品研發投入,兩項投入似乎自相矛盾,業內人士表示擔憂,空氣改善了,PM2.5值降下去了,是否空氣罐頭將失去市場空間?時代周報記者通過多方調查試圖還原空氣罐頭這門生意。

  多省扎堆空氣罐頭生意

  3月26日,傅迎春對記者透露,貴州省旅游局與企業正積極研究相關事宜,準備面向海內外公開征集“貴州空氣罐頭”創意設計方案,同時組建開發團隊。

  據悉,“貴州空氣罐頭”將在6月20日前拿出首批成果,其空氣源確定將來自貴州生態最好的旅游景區,如梵凈山、興義馬嶺河峽谷、荔波等。

  而在貴州省推出該計劃之前,該省旅游局通過中國駐東京旅游辦事處主任,對美國人在日本開發空氣罐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研。有消息稱,曾為日本富士山開發出“空氣罐頭”的諾克先生已受邀到貴州考察洽商相關事宜。

  同樣是3月20日,福建省旅游局局長朱華,在一活動現場拿出了采集自福州雲頂的“空氣罐頭”給現場人員“品嘗”。

  “空氣來源于永泰雲頂、武夷山大安源景區,我們每天都在檢測這些景區的空氣指數”,福建省旅游局市場開發處處長肖長培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浙江省臨安市也一直在進行空氣罐頭的研究。在臨安市旅游局副局長陳偉洪看來,空氣罐頭一定會像無色無味的礦泉水一樣,走進千家萬戶。

  陳偉洪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早在兩個月前,該局即啟動了空氣罐頭的研制計劃。3月26日,臨安市專門開了一場研討會,如何將空氣罐頭做出來,並推向市場。據悉,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空氣氣體的專家和浙江農林學院旅游與健康學院的專家參與了研討。

  “如果做出來,將是一個劃時代的意義”,談到此,陳偉洪信心滿滿地表示,待試驗完成之后,會對外招商來運作這個事情。

  而河南欒川縣也正在開發空氣罐頭,據欒川縣旅工委副主任段軍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現在還處于設計研制的理論階段。但當記者詢問現在是否有企業在當地開發空氣罐頭,“現在不方便跟你講,尚處于機密狀態”,段軍偉匆匆挂斷電話。

  灌裝空氣如何生產?

  中國最早開始做空氣罐頭的要數陳光標,他的“灌裝空氣”屬于“陳光標好人”系列有機食品其中之一,由陳光標于2012年9月17日正式開售。

  但“陳光標好人飲品”企業品牌副總裁王利鋒日前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針對該“灌裝空氣”,連說了26個環保秀,這只是一場環保秀,這個產品是不存在的。

  “這個罐裝空氣是我親手做的,我可以告訴你,這東西就是一個環保秀,沒有標準、沒有產能、沒有產品,什麼都沒有,有過的只是拿來做環保秀的一個樣品。”王利鋒說道。

  而據陳光標介紹說,新鮮空氣將裝在易拉罐中,打開蓋子對著鼻子深吸三口馬上就可以感到心情舒暢、頭腦清醒。據其介紹,陳光標的罐裝空氣的易拉罐中有個芯片,在裝空氣時,操作人員只需甩三次手,當空氣被甩入罐中並達到要求的指標后芯片即會感應,蓋子就會自動封閉。

  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公管學院專家劉偉向記者介紹,現在空氣灌裝一種是低溫的常壓灌裝,這種空氣罐從低溫環境下拿出來,拿出來就要立即使用,否則空氣將會揮發。

  劉偉說,現在灌裝空氣的技術已相對成熟,一般是先做好罐子,然后用充氣棒將空氣充裝到罐體里面即可。

  浙江農林大學旅游與健康學院孔邦杰老師在天目山景區檢測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已10余年,並采集空氣進行研究。

  孔邦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空氣中含有兩個主要成分,負氧離子和植物精氣。空氣負離子難保存,植物精氣則可以,而且大部分的植物精氣是多人體有益的。據其介紹如果把植物精氣進行罐裝銷售,這樣就很好了,可以形成一個產品體系,產生經濟效益。

  灌裝空氣的技術其實不難,難的是經過空氣的壓縮,把人體有害和無益的成分過濾掉,把好的成分保留,並壓縮至罐體中。

  臨安市旅游局副局長陳偉洪對空氣罐頭的銷售充滿信心,該局在天目山啟動空氣罐頭研究后,有上海的游客即聯系他們,想要購買這種空氣罐頭帶回家,這說明市場空間還是有的。

  產業之困

  時代周報記者發現,在淘寶有多家綱店開賣“空氣罐頭”,價格在50-200元不等,有國內空氣質量好的貴州、福建等省的空氣罐頭,也有來自海外的新鮮空氣罐頭。

  “空氣不用錢,成本僅是售價兩三元的罐子”,業內人士向記者自爆道。

  值得關注的是,2012年9月,陳光標在媒體推介自己研發的易拉罐式空氣產品。該空氣產品首期生產了10萬罐,聲稱是來自于台灣和安徽五河縣長壽之鄉的新鮮空氣。

  但“陳光標好人飲品”企業品牌副總裁王利鋒對記者坦承,所謂的陳光標“灌裝空氣”實際上是從灌裝工廠現場分裝,易拉罐生產出來后,封蓋即有空氣進入了,那其實是灌裝廠車間里面的空氣。

  王介紹,灌裝空氣的工廠在廣東佛山,當時請這個代工廠生產了幾千罐,后來陳光標秀過了,就沒再生產了。

  針對空氣罐頭的行業前景,王利鋒持觀望態度,在他看來,罐裝空氣當做環保文化的東西,去做去宣傳是可以的,他對于這個緩解大城市里的空氣污染,沒有任何意義。

  而空氣罐頭成為產業還存在多個難題,作為一種公共資源,空氣能隨便利用嗎?能不能成為商品買賣?有沒有生產銷售許可?應該由哪個部門審批許可、質量鑒定?

  值得關注的是,在霧霾籠罩下,北京市政府擬投入7600億元治理PM2.5。2013年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科學論証及評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共需投入17500億元。

  如此大手筆的改善空氣質量,待空氣治理好了,是否空氣罐頭將會淘汰?浙江農林學院旅游與健康學院老師孔邦杰介紹,空氣中沒有那麼多植物精氣,污染物和粉塵肯定有,要到空氣質量好的山上去采集。

  孔邦杰表示,不同的地方,植物群落不同,因此當地的植物精氣也各不相同,因此因地制宜,對人體有用空氣成分就可以進行開發,產生經濟效益。

延伸閱讀
13.7K
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