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陸核電躁動難耐 桃花江核電站項目否認即將開工

字號:

2014-04-08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作者:楊長江

  清明假期,一則關于湖南桃花江核電站“即將開工”的消息引起不小關注。雖然消息被迅速否認,仍難掩內陸核電躁動難耐的現狀。

  4月5日,多家媒體報道稱,國內首個內陸核電項目桃花江核電站籌備開工,目前項目開工所需文件已基本準備齊全,工程初步設計已經完成,主要設備鍛件投料已全面啟動,完全具備開工建設條件,政府及桃花江核電公司目前正全力進行核電科普宣傳。

  同日,中核集團湖南桃花江核電公司黨委書記左雲峰對此予以了否認。他表示,桃花江核電公司目前主要是在當地開展科普宣傳工作,項目開工所需的各項文件仍在準備中。

  內陸核電重啟呼聲再起

  作為拿到首批路條的三家內陸核電站之一,桃花江核電站位于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沾溪鄉荷葉山,于2006年5月開始啟動,擬投資670億元,由中核集團控股,華潤電力工程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湖南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按國家發展核電的技術路線,桃花江核電站將采用AP1000技術建造,規劃建設4台125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500萬千瓦。

  尷尬之處在于,桃花江核電項目前期投入超過40億元,但2011年福島事故后一直處于停擺狀態,每年需支付上億元的財務費用。與之情況類似的還有江西彭澤核電站和湖北咸寧核電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彭澤核電站相關人士獲悉,該項目仍處于停工狀態,尚無開工消息傳出。

  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盡管中核集團方面否認桃花江核電站即將開工的傳言,但業內對內陸核電重啟的呼聲越來越高。

  隨著福島陰影的遠去和國內能源結構調整的現實需求,業內關于內陸核電重啟的呼吁和期盼愈發強烈。2013和2014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湖南代表團連續以全團名義建議盡快重啟內陸核電建設;原能源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亦呼吁盡快啟動內陸核電。

  從政策層面上看,今年1月出台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批示“做好內陸地區核電廠址保護”,這相較于2012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十二五’期間不安排內陸核電”的提法更為積極。

  另外,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向媒體証實,公司爭取年內完成IPO,融資目標為100億~200億元。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大環境來看,內陸核電重啟是大勢所趨,盡管業內有強烈呼吁內陸核電盡快重啟的聲音出現,但目前尚無重啟時間表。他透露,一些部委也在積極考慮“十三五”重啟,現在正朝這個方向努力。

  據《南方都市報》4月6日報道,桃花江核電公司總經理鄭硯國稱,這幾年桃花江核電站現場的施工是處在間歇期,但設備加工、設計、科研等工作沒有停止。“3·11福島核事故之后,我們仍然在做準備,希望把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只要國家一旦下令可以開工,我們就會迅速進入狀態。”鄭硯國表示。

  公眾溝通前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左雲峰4月5日的表態可以看出,桃花江核電公司目前主要是在當地開展科普宣傳工作。這種科普工作前置的做法得到專家的認可。

  “現在公眾溝通變得越來越重要,如果內陸核電‘十三五’重啟的話,現在就開始科普工作比較明智。”林伯強表示,地方政府和項目運營方需積極耐心地同公眾溝通,通過科學手段讓民眾了解項目的安全性,以及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比如增加就業、發展經濟。

  去年7月,江門核燃料項目因民眾反對而下馬。孫勤曾對媒體反思稱,該項目下馬的原因在于缺乏科學決策環節,導致說服力、公信力不足;此外更重要的是溝通不夠充分,跟當地以及對項目有不同意見的人進行的溝通不夠。

  孫勤表示,今后做核電站或其他事情,應該要加強科學論証和有效溝通,“不要急,不要說當地政府支持,專家認可就行了,可能還要得到更多的民眾支持,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對待這個問題上,另一核電巨頭中廣核同樣重視,該公司自去年起開設了“公眾開放體驗日”,稱將長期堅持 “透明化”經營理念。

延伸閱讀
13.7K
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