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大在蒙古國的煤炭貿易終于邁出重要一步。昨日,新華綱消息稱,中國與蒙古國已簽署嘎舒蘇海圖中蒙合資鐵路公司協議,兩國將修建中國甘其毛都至蒙古國嘎舒蘇海圖18公里口岸鐵路,合資公司中,神華占49%。對此,神華新聞宣傳部負責人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還不知具體內容,“因其涉及到上市公司的事,可能要出公告,還是以公告為準”。
據消息稱,上述合資公司由中國神華和蒙古國額爾德斯-塔溫陶勒蓋公司、能源資源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塔溫陶勒蓋公司共同出資,神華占49%,其他三家蒙古國公司占51%。按照企業的想法,這條煤運通道的建造將使“世界最大的未開采塔溫陶勒蓋煤礦向中國出口更為便捷”。據悉,塔溫陶勒蓋煤礦探明儲量約64億噸,主要為鋼鐵冶煉所需的焦煤。
事實上,這條煤運通道已經謀劃多時,去年10月,神華與蒙古國企業代表簽署了關于成立聯合體建設鐵路項目諒解備忘錄。近半年后,協議才得以簽署。
額爾德斯-塔溫陶勒蓋公司負責人稱,這段鐵路有助于降低煤炭運輸成本,由現在的每噸8美元降至2美元。
業界認為,上述煤運通道的建設將有利于已在動力煤市場穩居霸主地位的神華拓張其在焦煤市場的勢力。“目前,國內焦煤市場的龍頭當屬山西焦煤集團,且質量最好的焦煤主要集中在山西,但量較少,而蒙古國的焦煤質量還可以,所以,未來隨著蒙古國焦煤的涌入,神華在此塊市場的地位或將提升,但同時也會使得焦煤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一位行業內人士表示。
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雖然也贊同神華將受益于這一煤運通道,但這種利好作用的大小還要看“進口量多少,及是否掌握定價權”。“去年,蒙古國的焦煤價格被大幅上調,且質量沒有山西焦煤好,綜合性價比並不高。雖然運輸成本下調產生的優勢較為明顯,但目前國內焦煤還處于過剩狀態,所以,短期內若國內市場需求未恢復,即便開通了這個通道,進口焦煤量也並不會太高,對于國內的焦煤市場格局沖擊較小。另外,如果神華在這次焦煤貿易中不能掌握定價權,進口價較高,其利好同樣難以體現出來。”關大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