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經濟結構調整應關注四大產業

字號:

2014-06-18來源:和訊綱作者:魏杰

  涉及到的第三個產業,是服務業。是我們這次結構調整中很重要的產業,服務業在產業中的比重直接影響這個國家服務的檔次和水平。服務業既能決定國家產業結構的檔次,也是吸納就業的最重要的產業。所以一定要真正對服務業產業的調整作出很準確的判斷。我們最近在搞服務業的調研中把中國服務業分為四大類,一類是消費服務,主要包括餐飲、商貿、養老消費、信息消費。這是統計上獨立的一塊。

  消費服務以人口為基礎,中國是人口大國,所以應該發現空間還是很大的,我們發現消費服務最近出現問題,商業模式出現了劇烈變動,大中城市的商業中心開始走向衰亡,背后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技術方面的,就是互聯綱技術的攻擊,未來的綱上購物。

  第二個是經濟原因,一個企業不是為所有的階層服務,只能為某個階層服務,為什麼從營銷中心轉向客戶中心就是這個原因,未來商業模式上超市就是專門店,就是為某個階層服務的店。最近企業反復告訴我說,他們深深感覺到為什麼從營銷中心走向以客戶為中心,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消費服務未來是一個劇烈變動過程。

  去年7月份我去台灣,民進黨的干部問我,我們黨員在成都搞了百貨店倒閉了,是不是你們供給倒閉的,我說是因為發生了調整的變化。消費服務在未來一年左右時間還是商業模式劇烈調整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這種機遇和挑戰背后帶來什麼狀態,最近我們有幾個人在研究,目前看來可能是對這個調整是一個好事兒。

  第四個產業,就是制造業。這個結構怎麼調整呢?一個是傳統制造業,一個是輕工業和傳統重化工業,像食品,紡織,家裝等屬于傳統制造業,一個問題是產能過剩,已經基本涉及到整個行業,產能過剩是一個大問題,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最后怎麼轉過來,我們調查發現,現在兩種企業很典型,一種企業是負債很高,這種企業往往很麻煩,會暴露一些金融風險出來。最近所謂的餅干大佬,一出問題三億沒了,因為負債很高,沒法調整。

  這種比例我們統計了一下,占到傳統制造業的17%左右,這個問題對銀行有很大沖擊,所以銀行在未來肯定也有風險,銀行的利潤一定處于下降的狀態。第二個是收入比例不高,負債也不高,這種企業沖擊的是就業,一旦調整了以后就業很難,所以我想以后中國的就業會逐漸的暴露出來,這種企業會逐漸的暴露出來,像長三角珠三角的縣級的企業很多。

  我們調查一個印禮品的企業,現在不準政府間送賀年卡了,那麼它基本上就倒閉了,告訴我說銀行的債務5000多萬,但是就業很大,400多人就業。所以我想這個問題很快會顯現出來。我們估計一部分會沖擊金融,一部分會沖擊就業。我今年對整個形勢並不看得太樂觀,以改變去年11月份的判斷,我認為這個問題會越來越研究,產能過剩三五年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本文作者魏杰:教授、博導,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延伸閱讀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