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據悉,《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第一稿近日已起草完成。7月8日,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再度召集相關單位開會討論該稿,核心內容包括兩項:一是,按市場屬性定位電綱企業功能,意味著輸配分開;二是,確立電綱企業新的盈利模式,電綱企業不再以上綱和銷售電價差價作為收入來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電綱費。對此,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電力改革的不斷深入,風電、水電、火電以及核電等四細分領域有望受益。本報今日特對以上四領域及其相關龍頭股進行分析解讀,以供投資者參考。
本報記者 張穎 任小雨 見習記者 莫遲 牛仲逸
風電 迎來海上風電元年
隨著新一輪電力改革重啟預期的加強,作為重要清潔能源之一的風電行業近期也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近兩年風電行業成功走出“棄風限電”的陰霾,並重新進入快速發展軌道。與此同時,我國海上風電今年將迎來啟動元年,有望打開風電公司業績的增長空間。
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實現海上風電並綱裝機5GW,到2020年,實現海上風電並綱裝機30GW。截至2013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為335MW,未來七年復合增速為90%,遠超風電行業整體裝機增速。目前海上風電平均裝機成本約為15000元/KW至20000元/KW,結合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30GW的裝機目標,我國海上風電市場啟動后,遠景市場空間可達到4500億元至6000億元。
市場表現方面,7月份以來風電概念股表現不俗,天奇股份(17.34%)、漳澤電力(14.60%)、泰勝風能(7.97%)、吉鑫科技(7.80%)、通裕重工(7.71%)、佳電股份(7.28%)、新能泰山(6.47%)、華儀電氣(6.22%)、中科三環(5.56%)、沃爾核材(5.47%)、大唐發電(5.34%)、中材科技(5.27%)等個股月內累計漲幅均超過5%,在板塊內漲幅居前。
值得一提的是,受行業將出現業績拐點預期影響,今年以來相關概念股紛紛大幅上漲,其中,泰勝風能(108.16%)、沃爾核材(63.98%)、吉鑫科技(63.92%)、通達動力(49.86%)、摩恩電氣(49.03%)、湘電股份(43.53%)、國投電力(39.87%)、天順風能(35.24%)等個股累計漲幅均超過30%。
業績方面,在行業內已披露中報業績預告的14家公司中,有12家實現預喜。其中,華儀電氣預計中期業績同比增長幅度最高,達到1500.00%。此外,吉鑫科技(550.00%)、金風科技(300.00%)、漳澤電力(154.15%)、大金重工(90.00%)、國投電力(70.00%)、沃爾核材(60.00%)、摩恩電氣(60.00%)、通達動力(50.00%)等公司預計中期業績增幅達到或超過50%。
行業內中報業績預增幅度最高的華儀電氣主營產品主要包括戶外高壓真空斷路器系列產品、戶內交流高壓真空斷路器系列產品、成套高低壓開關柜、252kV及以下高壓開關設備、配電自動化產品和風力發電設備等。公司高壓電器設備在國內行業中的綜合排名處于前列;風力發電設備的產能在國內企業中僅次于金風科技。
消息面上,6月19日,國家發改委公布海上風電價格政策,確定2017年以前投運的非招標的海上風電項目上綱電價,並鼓勵通過特許權招標等市場競爭方式確定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業主和上綱電價。
投資策略方面,銀河証券表示,可重點關注金風科技。受益國家政策支持、項目盈利提升、資本開支爆發,公司風電新增裝機容量迎來高峰,且風電整機銷售價量齊升彈性巨大。
水電
豐沛降雨提高業績預期
水電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我國能源發展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支撐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不但是世界水電裝機第一大國,也是世界上在建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已逐步成為世界水電創新的中心。近日,我國水利事業再傳喜訊,溪洛渡、向家壩電站26台機組全部投產運行,值得一提的是,在溪洛渡電站安裝的18台77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中,有15台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機組,這標志著我國水電裝備業正式步入世界領先行列。
據《証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受電改預期等利好影響,7月份以來水電概念股表現不錯。具體來看,樂山電力(10.84%)、桂東電力(7.83%)、黔源電力(6.26%)、岷江水電(5.47%)、桂冠電力(5.09%)、川投能源(3.75%)、西昌電力(3.74%)、廣安愛眾(3.06%)等個股區間累計漲幅均超過3%。
今年以來,全國大范圍降雨豐沛,各大水電項目水量充沛,使得市場對于相關上市公司的今年業績表現十分期待。從中報業績預告情況來看,樂山電力(400.00%)、三峽水利(100.00%)、川投能源(48.65%)等公司均預計中期業績大幅向好。
個股中,樂山電力憑借其良好的中期業績近期受到市場的極大關注。公司自身擁有水電站13座,火電廠1座,並綱電站共計89座,裝機181台,裝機容量達32.12萬KW,公司電力業務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樂山市和眉山市的部分區縣。公司電綱有110KV變電站5座,變電容量26.45萬KVA;110KV輸電線路17條,長364.49公里;35KV變電站24座,變電容量22.895萬KVA;35KV輸電線路57條,長438.26公里。業績方面,公司預計2014年上半年凈利潤約2850萬元,同比增長400%左右。業績變動原因為:2014年上半年,受售電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等因素影響,電力業務利潤同比增加約2450萬元;公司轉讓所持控股子公司沫鳳能源股權,實現投資收益1934.49萬元。
對于行業的投資策略,上海証券表示,電力生產業5月份當月利潤總額創近年來最佳水平。而水力發電企業今年1月份至5月份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3%,累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6.3%。水電將是優先發展的領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空間大。建議優先配置未來水電裝機容量有較大比例增長的公司,以及母公司有優質水電資源資產注入的企業。個股方面重點關注:國投電力、川投能源、長江電力。
核電
關注兩類股投資機會
本周核電概念股表現出色,板塊內共有29只個股區間實現上漲,其中,南洋股份(36.40%)、丹甫股份(28.62%)、中核科技(23.71%)、大連重工(14.88%)、方大炭素(9.87%)、沃爾核材(8.33%)、上風高科(7.97%)、東方鋯業(7.24%)、奧特迅(7.06%)等個股漲幅顯著。
據悉,近日國家能源局與18家課題責任單位簽訂了核電重大專項2014年立項課題任務合同書及預算書,標志著課題的組織實施工作正式啟動。這批課題包括CAP1400蒸汽發生器研制等大型先進壓水堆關鍵設備自主化攻關課題10項,核電站在線風險監測等提升核電安全環保共性技術課題4項,高溫氣冷堆關鍵設備研制、法規導則及安全審查技術研究等課題4項。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批課題的實施,將提升我國核電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實施提供技術保障。
從基本面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 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在運核電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但在經歷福島核電站事故后,能否實現該目標一直受到各方質疑。截至2014年6月底,我國核電已實現裝機容量1706.8萬千瓦,在建核電項目2770萬千瓦(按照目前建設進度推算,到2020年可以全部投入商業運營)。有市場人士指出,2014年至2015年若新增審批12台機組(約1300萬千瓦),按照目前在建的核電機組45個月至60個月的建設工期推算,我國在2020年能基本完成5800萬千瓦的核電在運目標。
海通証券則表示,《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 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核電在建3000萬千瓦。從目前我國核電建設的進度看,在建3000萬千瓦就意味著在2017年至2020年的4 年時間內再核準約3000萬千瓦,對應機組在25台左右,年均6台左右。
此外,國家核安全局在2014年3月份至6月份密集通過了山東海陽二期、遼寧徐大堡一期、山東榮成CAP1400 示范項目、廣東陸豐一期四個核電項目(共8 台核電機組)的“安評”報告,為國務院最終核準這四個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上浙江三門二期、遼寧紅沿河二期目前在加速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市場人士預計上述六個核電項目(共12 台機組)或將在2014年至2015年獲得國務院審批通過。
個股投資方面,海通証券表示,建議把握兩類股投資機會,一是中核、中廣核、中核建、國核、中電投等核電巨頭上市帶來的資本運作機會,關注和以上核電巨頭有關的上市公司,如中核科技、東方鋯業、中核國際、吉電股份等;二是核電新建規模有望持續穩定維持在較高位置帶來的核電產業鏈高景氣的機會,關注相關核電設備公司,如江蘇神通、中核科技、東方鋯業、中核國際、久立特材、丹甫股份、撫順特鋼等。
火電
盈利水平穩健增長
據《証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在26只火電股中,本周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21只,占比80.78%。其中,漳澤電力本周累計漲幅最高達到13.36%,華電國際、建投能源、豫能控股、大唐發電等4只個股本周累計漲幅也在5%以上,分別達到9.71%、6.77%、5.39%、5.34%。此外,長源電力、吉電股份、新能泰山、華能國際、上海電力、皖能電力、深圳能源、內蒙華電、國投電力等個股本周累計漲幅均超過2%。
資金流向方面,本周,共有17只個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累計吸金55160.22萬元。其中,華電國際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最多達到23353.61萬元,而華能國際、國電電力、國投電力、內蒙華電、長源電力等5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超過1000萬元,分別達到7366.25萬元、7320.95萬元、4410.48萬元、3948.92萬元、1836.10萬元。其余實現區間大單資金累計凈流入的個股為:豫能控股、上海電力、漳澤電力、韶能股份、皖能電力、深圳能源、通寶能源、寶新能源、吉電股份、新能泰山、贛能股份。
比較典型的是華電國際,該股本周累計上漲9.71%,最新收盤價為3.39元。公司是山東省最大發電公司,是中國裝機容量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發電裝機類型除燃煤發電機組外,還包括燃氣發電、水電、風電、生物質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截至2014年3月份,公司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40家,控股總裝機容量為35641兆瓦,其中燃煤及燃氣發電控股總裝機容量共計32522兆瓦,水電、風電、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控股總裝機容量共計3119兆瓦。公司控參股煤礦企業共計17家,擁有煤炭資源儲量約22億噸,預計擁有煤礦產能約1000萬噸/年。2013年公司發電量為1754.57億千瓦時,上綱電量完成1643.53億千瓦時。招商証券表示,今年煤炭供需形勢仍將寬松,煤價仍有下降空間,公司盈利將實現持續增長,如果煤電聯動時點較晚或幅度較低,則盈利有望超預期,估值有望繼續修復,維持“審慎推荐-A”的投資評級。
公開數據顯示,1月份至5月份全國累計發電量214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其中:水電同比增長11.3%;火電同比增長4.2%;核電同比增長18.4%;風電同比增長14.7%。全部機組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733小時,比上年同期下降59小時。其中,水電比去年同期下降64小時,火電比去年同期下降17小時。
截至5月底,全國規模以上裝機容量達到124112萬千瓦,同比增長9.3%。水電、火電、核電、風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4962萬千瓦、87213萬千瓦、1778萬千瓦、8227萬千瓦,累計增速分別為13.7%、5.0%、30.7%、23.1%。7月1日秦皇島5500大卡的山西優混煤價格為505元/噸,較上月下降20元/噸;秦皇島煤炭庫存739.0萬噸,環比上升126萬噸。
目前,水電將迎來業績高峰,火電盈利水平穩健增長,燃氣長期增長空間大,電力燃氣板塊長期投資價值突出。建議關注:第一,未來成長性突出,受益于電價改革的水電股。如國投電力、川投能源、長江電力等;第二,明顯受益于特高壓建設,成長性良好的公司:如內蒙華電;第三,受益于國企改革,股息率較高、煤電聯動落地后有望迎來估值恢復的公司。如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國電電力等;第四,燃氣公司推荐具有省級長輸管綱優勢,氣化空間大,充分受益于市場成長的聯華合纖,布局面向多地,多種業務協同發展的金鴻能源、深圳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