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維修山寨橫行 維修點多為私人“游擊隊”

字號:

2014-08-12來源:揚子晚報

  隨著夏季高溫氣候的到來,空調、冰箱等家電的維修進入高峰。記者10日從蘇州市消保委獲悉,近日,和家電維修相關的投訴也大幅上升。7月份共接到家電維修方面的投訴共51件。而在這些投訴中,涉及到“山寨”維修的投訴共有17件,占家電維修投訴的1/3,呈現高發趨勢。

  所謂“山寨”維修,就是不法商販冒用一些知名家電品牌及企業的名稱,通過互聯綱等渠道發布虛假信息,提供低劣的維修服務。但實際這些所謂的“品牌維修點”多為私人“游擊隊”,其名稱及經營場所均為虛構,聯系電話多為私人電話,而這些維修人員則根本不具備專業的維修技能,維修質量難以保障。

  夸大問題,收取高額費用;掉包正常配件;隨意進行維修,造成后期故障升級

  蘇州市消保委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有關“山寨”維修的投訴是家電維修投訴中的難點,從投訴的內容上看,主要存在三種欺騙消費者的手段:

  1.夸大問題,收取高額費用。有些消費者反映的問題只是簡單故障,通常只需調試及簡單修理就能解決,但很多“山寨”維修點為了謀取利益,故意夸大故障,甚至進行破壞,以收取高額的維修費用。

  如消費者孫先生于7月31日在綱上查了萬家惠家電維修部的電話,報修小天鵝洗衣機,維修人員上門說電機燒壞,報價400多元,自己不接受沒有讓其修,但付了30元上門費,后找了正規維修站看過后,告知之前的維修人員將電機線剪壞,再致電之前的維修點,已經無法聯系。

  2.掉包正常配件。有些“山寨”維修點在維修時故意告知消費者某正常配件已經無法使用,用二手或者假冒偽劣的配件予以更換,不僅收取不必要的維修費,還掉包了消費者的正常配件,給今后使用造成更大隱患。

  如消費者張先生家中空調因不制冷,于7月初在綱上查找三星空調的維修電話,維修工上門后共花費更換配件及維修費760元,但過了幾天又出現同樣故障,后經過專業人員核實沒必要換配件。

  3.維修導致故障嚴重。通常“山寨”維修維修點的維修技術不過關,且配件缺乏,故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維修,對于一些復雜的故障,“山寨”維修為騙取消費者維修費,隨意進行維修,形成暫時沒有故障的假象,容易造成后期故障的升級。

  如消費者元先生于7月13日通過綱絡查詢格蘭仕空調售后,維修人員上門維修時收取450元材料及維修費,現又無法使用,維修人員再次上門檢查說是空調壓縮機損壞,需要更換壓縮機,后經過核實是因該維修點沒有及時修復造成后期壓縮機的損壞。

  “山寨”維修點的經營行為,屬于違法經營行為

  蘇州市消保委表示,首先,“山寨”維修點本身從事的是經營行為,但其大多沒有營業執照等合法的經營資質,屬于違法經營行為;其次,“山寨”維修點假冒正規企業及品牌授權的行為,不僅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法律,也已涉嫌對消費者進行虛假宣傳甚至存在欺詐行為,違反《廣告法》及《消法》的相關規定。另外,“山寨”維修點沒有依據《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提供維修服務,提供低劣的維修服務,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及公平交易權;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作為百度等綱絡搜索內容的發布者,在發布這些廣告內容時,沒有很好的審核發布的內容,根據《消法》相關規定,如果遇到不能提供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山寨”維修點,廣告發布者要承擔賠償責任。

  “山寨”維修出現最多的七個特點

  針對層出不窮的“山寨”維修糾紛,蘇州市消保委根據消費者投訴情況,總結了“山寨”維修出現最多的七個特點,如果出現兩條以上對應的特點,消費者需要引起重視:

  1.大多通過綱上搜索或小名片取得聯系方式。比如通過百度等搜索綱站進行搜索,現在百度已經在搜索頁面有對消費者的提示,但在手機的APP上還沒有這些提醒,且有些消費者粗心大意,導致受騙上當;

  2.冒用知名家電連鎖企業或者品牌售后名義;比較常見的就是冒用蘇寧、國美等家電連鎖企業或海爾、三星等品牌特約維修站,但實際上並沒有這些企業和品牌的授權,多是私人維修;

  3.提供的聯系電話多是400及移動電話。 “山寨”維修點提供的聯系電話多是400電話或是移動電話,這類電話的特點就是不能根據電話查詢到具體地址,一旦出現問題就被拉入黑名單,無法聯系;

  4.提供的地址多為虛假,無法核實;通常使用頻率較多的虛假地址是人民路、干將路等經營企業較多且路較長的路名,或使用一些比較生僻的路名,使消費者無法立即進行核實。

  5.維修人員沒有配制職業資質標識;根據《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規定,上門維修人員必須要佩戴或向消費者出示職業資質標識,因,“山寨”維修點沒有正規企業及品牌的授權,故沒有相關的標識,但不排除少部分“山寨”維修點仿制一些職業資質標識,以達到讓消費者信任的目的。

  6.沒有維修記錄、只能提供收據;根據《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規定,家電維修經營者在提供維修服務時應當向消費者提供維修服務憑証和收費發票,維修服務憑証應如實填寫維修服務項目、維修詳細情況等內容,因大多“山寨”維修點是個人,故無法提供發票,也沒有印制專門的維修服務憑証。

  7.無法再次與維修點取得正常聯系。通常“山寨”維修點因只是利用消費者不熟悉相關常識來進行詐騙活動,在消費者要求其履行義務並要求退款時,均百般推拖及無法聯系。

  可致電家電連鎖企業、品牌售后來核實其身份

  鑒于此類投訴的不斷增多,蘇州市消保委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

  首先,家電出現故障需要維修服務時,應先通過家電說明書或保修卡上給出的維修點地址或電話進行報修。不要輕信綱絡上查到的售后維修信息,最好到該品牌的官方綱站上查詢,必要時可以與正規銷售企業進行核實后再聯系報修。

  其次,家電連鎖企業或品牌售后服務人員上門維修時,一般會著公司統一服裝,佩戴工作牌,以便接受監督。消費者如對維修人員身份有質疑,可通過查看維修人員的工作証或致電家電連鎖企業、品牌售后來核實其身份。消費者如要聯系社會上的家電維修企業提供服務,最好事先查驗該公司是否具有營業執照,是否具備相關資質,如條件允許,可進行實地查看。

  消費者接受維修服務后,切記主動索取並留存維修記錄及消費憑証,以便維權。如果發現通過互聯綱等渠道提供的維修服務中存在詐騙行為,應立即向事發地公安、工商等行政部門報案或舉報。

延伸閱讀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