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希) 日前,在第十六屆江蘇國際服裝節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紡織服裝指數出爐:受產能過剩的影響,四季度棉紡織和化纖企業的日子不好過,將繼續呈現下跌趨勢。
當前,棉紡織行業面臨巨大庫存壓力。江蘇湖塘、浙江錢清、山東昌邑等六大交易市場過去一年的監測顯示,棉紗價格從2013年9月的最高點一路下跌到今年8月的最低點,總體價格下跌8%。中國紡織材料交易中心總經理尤建新分析,這主要受進口紗沖擊和國家4月1日起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取消雙重影響。我國棉花庫存已經達到歷史新高,國內棉紡織企業及下游市場對國內棉紗市場信心不足,降價銷售、快速出貨是目前的普遍情況。今年內地新棉面臨較大的挑戰,可能出現“豐產不豐收”的情況。
化纖行業面臨的問題是產能過剩。中國綢都綱總經理郭其波分析,今年1—8月份,除了印染行業以外,包括px、聚酯紡絲、長絲織造等產品都處于長期虧損中。2013年,px產能為3170萬噸,今年為3957萬噸,增幅“可怕”,僅僅核算國內的產量,到今年為止已經過剩97.2萬噸。他認為,紡織化纖即將面臨的是“冰川時代”,何時解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