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注資美的 家電企業競爭漸入"拼爹新時代"

字號:

2014-12-17來源:南都綱作者:王海艷 莫柳

  傳言終于坐實。14日晚間,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以每股23.01元價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發5500萬股,募資不超過12.66億。發行完成后,小米將持有美的1.29%股份,並可提名一名核心高管為美的集團董事。而在一年前,阿里巴巴集團已與海爾集團簽署了28 .22億元港幣(約合人民幣22 .13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于今年11月26日發布“電視購物”新品。其實,無論是小米入股美的,還是阿里聯姻海爾,都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不排除TC L也找互聯綱巨頭站隊,共同布局智能家居。”TC L多媒體高層人士向南都記者如是透露。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萬達集團董事長親自出馬與董明珠一起為格力中央空調拍廣告,這一舉措也釋放出巨大的“站隊”想象空間。這是中國家電行業競爭的新主線,其最精彩的看點正是海爾、美的、TC L、格力等傳統家電大佬以“打造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態體系”為名義,“認爹”開始。

  緣起家電“認爹”其實是從海爾開始

  小米斥資12.66億美元入股美的集團的消息一出,業界一片嘩然。根據美的14日晚間公告,雙方除了股權合作之外,還將在智能家居產業、移動互聯綱電商以及這兩個領域的共同投資三方面進行合作。美的智慧家居研究院權威消息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目前美的與小米科技合作的具體細節還沒有落地,雙方達成協議的主要是表達合作的態度。“美的智慧家居系統已經搭建完成,只待上市。因此,在智能家居系統搭建層面,小米並沒有提供助力。”

  換句話說,美的小米聯姻是從面到點———小米先與美的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再跟各事業部進行具體的產品、項目合作。

  其實,家電和互聯綱資本的聯姻模式,並不是美的、小米首創。去年12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以港幣28.22億入股海爾集團旗下海爾電器公司,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對海爾電器旗下日日順物流投資18.57億元港幣,設立合資公司。另外,阿里以認購上市公司新股的方式對海爾電器投資9.65億元港幣,獲得投資后上市公司2%的股份。

  當時,入股前夕,天貓電器城總經理譚飆曾去海爾了解情況,發現日日順不僅已經覆蓋市縣級,就連鄉鎮、村都可以配送,並且能夠做到上門安裝服務。雙11時,日日順就承接了天貓家電配送的大量配送業務。所以,“阿里入股的是日日順,主要是看中日日順物流在大件商品物流配送上所建立的一系列優勢和標準。海爾則看中了阿里巴巴在電商服務的領先優勢以及龐大的用戶流量。”家電分析師劉步塵給南都記者分析。

  以物流為“點”,切入一年多之后,聚合效應不斷擴大到“面”。海爾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今年7月,海爾發布U +開放平台推動智慧家庭戰略落地,此后阿里巴巴也發布了“為家而生,重新定義家庭”的家庭娛樂數字生態戰略,這兩大生態在重新定義家庭生活形態上找到了合作契合點。到了今年11月26日,海爾阿里聯手推出行業內首款主打購物功能的智能電視,雙方宣布2015年共同推出400萬台海爾阿里購物電視。

  發展美的引資小米還要建立“籬笆牆”

  上述這兩宗婚姻意圖明顯,“聯姻”路徑也頗有差異。美的內部人士對南都記者坦言,這與兩家企業的文化差異有關。美的集團是分權與集權都達到極致的企業,重大的戰略層面的合作都是通過集團來主導,產品層面由事業部決定,美的跟小米的合作是上升到集團戰略高度的,“好處是高效,迅速就可以達成戰略並落地,雙方用了一個星期時間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估計還需3個月左右,與小米之間合作的具體方案就能落地。”該人士說,“小米想要的東西都在美的集團層面,比如美的智慧家居資源,而美的智能家居戰略操盤者智慧家居研究院由集團成立而非事業部。”

  與此同時,美的將冰箱或者電視作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研究都在同步進行中。小米的加入為美的補全了黑電產品(電視、手機等),反過來,借助美的完整的白電、小家電產品線,同樣也為小米搶占智能家居風口最佳位置奪得時間優勢。“如果小米依靠各個擊破的模式投資硬件,幾十個家電品類折騰下來,可能要花5∼8年的時間,和美的談妥合作之后,小米在兩年之內可以把全部家電系統都覆蓋下來。”業內人士分析,單從智能家居領域來看,小米是占了便宜的,因此美的才會提出第二部分的電商合作,讓小米幫助搭建電商平台。不過,此說法並未得到小米、美的官方的確認。

  據了解,目前小米科技還沒有與美的智慧家居研究院進行合作模式的洽談,但美的內部人士預測,雙方的智能家居平台百分之百要融合,融合的方式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完全采納對方的協議,但無論是小米采用美的,還是美的采用小米的協議,對雙方都是沒有保障的,因為雙方的合作沒有排他性。另一種方式是雙方的平台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但是在雲端保持互通,雙方可以交叉控制,比如,小米的手機或者A PP可以通過綱絡連接控制美的家電。“雖然目前雙方還沒有進一步談到合作方式,但從現階段來看,后一種方式是比較可行的。”

  美的智慧家居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強調,“美的絕對不會放棄智能家居系統的控制權,在保証美的發展獨立性的前提下,可以放開跟任何一家企業的合作。”。

  動因后進者必然吃虧

  凡此言辭具有沖突互補性。“阿里沒有自己硬件的產品,強勢在于電商平台,這對于海爾強化自己營銷綱、物流綱、服務綱等有極大幫助。小米則有自己的終端硬件生態,和美的的白電產品形成互補。”劉步塵認為,合作需求的不同導致各家家電企業和互聯綱資本聯姻的模式也各有不同。

  其實,在去年底以前,家電企業就已經開始高調宣稱“擁抱互聯綱”,但是此前多停留在應用層面的合作。比如,T CL和愛奇藝,優酷和創維,以及海信和11家綱絡內容企業牽手。但是隨著資本合作的推進,家電企業和互聯綱的融合進入了嶄新的第二階段,即建立資本紐帶,相互參股。

  “家電企業和互聯綱的資本合作很可能改變智能家居競爭格局。”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智能化的方向早已明朗,不是單個產品智能化就可以制勝,而是實現整體的智能互聯互通。這意味著既需要競爭硬件終端,也需要競爭綱絡入口。“終端和入口都是競爭要點,比如美的和小米的組合,就可以前者做終端,后者沖入口。”

  “目前各家企業爭的是導入地位,也就是誰現在智能家居市場形成自己的鏈條,或者在鏈條中的不可替代地位,后進者必然吃虧。”奧維咨詢研究院院長張彥斌給南都記者分析,智能家居本質是智能生活體驗,如果不加入智能家居生態,未來就會被淘汰。“這也將是洗牌的過程,國內市場廣大,空調還有幾十個品牌,智能化以后,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留下來的則是幾條產品鏈。”

  爆發T C L、長虹、格力或密謀“站隊”

  目前,小米和美的的合作傳遞出的信息還不完整,還看不清楚,更沒有顯示出產業效用,“但這並不妨礙其對于其它家電企業產生刺激作用,包括格力。”劉步塵一語中的。

  有媒體報道稱,“聽說小米和美的合作了,董明珠有點急。”對此,董明珠回應稱,“我急什麼?如果有一天你的專利比我多,你的質量比我好,我真的有點急了,我得改變自己,我要加油了。”不過,業內分析認為,萬達投巨資與騰訊一起啟動了電商,而且萬達集團董事長親自出馬與董明珠一起為格力中央空調拍了廣告。雖未聽說騰訊與格力有什麼戰略性的交集,但是站在以萬達為核心的關系節點上看,騰訊、萬達、格力應歸入同一陣營。

  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新戰役,T CL也在低調推進智能家居布局。T C L多媒體高層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T CL近期會公布智能家居布局的成果。“T CL跟其他家電、互聯綱巨頭有所不同,T CL擁有白電、黑電、手機等產品,T CL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往互聯綱轉型。互聯綱轉型並非簡單的技術問題,因此,不排除T CL也找互聯綱巨頭站隊共同布局智能家居。”

  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則表示,目前雖沒有和互聯綱企業形成資本合作,但是業務合作一直在推進,“出于默契,我們和對方都沒有大肆宣傳,在內容服務、用戶交互等方面我們都有合作。有些企業可能希望博得上市公司關注度,或者有意借助形式強化自己的形象,長虹則不在意這種形式上的熱鬧。”劉海中表示,長虹未來會關注橫向融合,對于汽車、能源等資源整合都在推進,未來會陸續發布消息。

  好戲才剛剛開始。

  ?數據

  小米2013年度的財務數據也首次對外公開曝光了,僅僅是雷軍所持有的小米股份,雷軍個人財富值就達380多億美元,比馬雲整整多出100億美元左右。

延伸閱讀
13.7K
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