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記者 彭耀廣
盡管華潤花香四季自住房漏選事件已經有了初步結果,但仍未完全解決,在該事件的處理過程中,華潤表現出的“隨意”、“不負責任”的態度,也反映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今年華潤對組織架構的調整,也是為了匹配公司新的發展戰略與轉型。事實上,作為一家央企,華潤有著充足的土地儲備及資本優勢,而這些年表現卻一直不溫不火。今年上半年,華潤業績快速增長,但是當華潤開始發力沖擊千億規模房企的目標時,背后一直存在的企業管理問題也隨之顯露無疑。
反思漏選事件
今年的華潤置地尤為被市場關注,關注點有萬寶之爭、有業績的迅速增長,當然也有華潤花香四季自住房漏選事件。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自住房漏選事件已經有了初步結果,但該事件本身有許多需要反思的地方。
首先,在政策性用房的分配階段,央企華潤為何出現違規行為?在華潤花香四季自住房遞補選房階段,2萬戶優先家庭被漏選,該事件已經被北京市住建委認定為開發商在自住型商品房銷售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專家表示,根據《北京市自住型商品住房銷售管理暫行規定》中,“開發企業在選房之日5個工作日以前,應在銷售現場和市住建委官方綱站發布選房公告,明確選房時間、地點、批次安排等”的條款,華潤此前的替補選房操作明顯不符合上述規定,是造成2萬多戶優先家庭漏選的主要原因。
其次,漏選事件曝出后,在事件解決的過程中,華潤推諉、避重就輕的態度暴露出企業內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7月7日,在搜狐焦點綱“血拼自住商品房”論壇上,一篇名為《震驚——四環邊上的自住房居然2萬多人棄購》的文章,揭露了華潤花香四季在自住房配售中存在的問題。7月18日,華潤首次回應此事時將責任推脫給代理公司中原地產,這次推諉責任的回應引來更多的質疑聲。7月19日,北京市住建委介入該事件,約談項目負責人、並責令開發商進行自查。7月31日,華潤通過【京房字】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自查結果,避重就輕的態度遭各方吐槽。8月4日,該事件有了初步處理結果,40套房源將全部解除合同,並重新進行遞補選房。
最后,在事件處理結果公布后,外界仍存在較多質疑。第一,既然華潤違規,為何不做出懲罰?第二,已經選上房的40位業主的利益誰來保障,華潤應做出賠償。第三,這次漏選事件中到底存不存在將房屋銷售給“自己人”的問題?
上述人士進一步評論,自住房漏選事件不僅傷了華潤的“面子”,更反映出“里子”中存在的問題,即企業管理中的短板。
央企標簽的雙刃劍
談及花香四季自住房漏選事件的主角華潤置地,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或許只是一家“低調的央企”。而央企這一標簽,正是華潤置地發展過程中的一把雙刃劍。
作為一家央企,華潤置地的優勢在于擁有充足的資金去擴充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儲備。近一年多的時間里,央企在土地市場上動作頻頻,拿下許多高價地塊,也盡顯央企在拿地方面的“不差錢”。數據顯示,2015年華潤以752.1億元代價收購土地儲備910.6萬平方米。截至2015年底,華潤土地儲備4126萬平方米,其中開發型物業3575萬平方米,投資物業551萬平方米。
盡管有著便利的融資、充足的土地儲備,但是華潤置地這幾年的業績表現卻一直不溫不火,始終未能實現規模擴張,今年是華潤突破千億級門檻的關鍵期,而在業績快速增長的光環下,華潤的問題不斷曝出。
不只是此次花香四季自住房漏選事件,近年來華潤置地因房屋質量及物業管理問題在多個城市均遭遇業主維權事件。
與自住房漏選事件幾乎同時,7月23日,有自媒體曝出,華潤置地開發的位于門頭溝區永定鎮的華潤·潤西山小區業主,因不同意物業公司單方面收取高額停車費,要求雙方協商處理,華潤方面拒不出面。華潤置地(北京)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潤西山項目物業經理楊某,糾結一幫人員到門頭溝永定鎮潤西山小區B區內,對小區業主進行威脅恐嚇,揚言要滅了業主。針對此事件,北京市公安局門頭溝分局已經對涉事違法人員進行了處理。
這並非個案,近兩年來,華潤置地在哈爾濱、濟南、鄭州、青島、合肥、蘇州等地的項目均遭遇業主維權事件。
千億口號下的管理硬傷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一家企業業績快速增長、公司開發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如果不能在公司制度、企業管理上隨之實現同步升級,就往往會出現“事故”。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企業過度追求速度發展也可能帶來產品質量出現蘿卜快了不洗泥的后果。同時,也不排除一家企業規模和實力大增后,出現忽視客戶需求和感受的可能。而且,從近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來看,無論是自住房事件,還是物業風波,帶著央企光環的華潤,在事件發生之后也都沒有給出央企該有的擔當,反而是一再地推卸責任甚至威脅業主。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華潤自住房漏選、華潤·潤西山恐嚇業主等事件之前,華潤置地迎來組織架構及人事調整,從原有的九個大區整合成現有的六個大區,管理層也做出相應變化。
7月初,華潤置地完成區域整合和管理團隊的調整,現任副主席唐勇將主持公司全面工作,同時設置聯席總裁管理架構,聯席總裁張大為、李欣協助唐勇開展工作,組成華潤置地三人核心團隊。公司的區域構架方面,華潤置地正式由九個大區調整為六個大區,其中北京大區和山東大區合並。
華潤置地此次調整意在強化區域策略,加強區域深耕、聚焦核心城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而這次調整的背景則是今年上半年華潤的業績明顯提升。在今年3月的業績發布會上,唐勇透露,2016年公司銷售目標960億元,上半年已完成銷售額555億元,而去年這一數值不過370億元。同時北京市場尤為顯眼,上半年銷售額達到了115億元,罕見突破百億元。北京大區總經理蔣智生表示,整合后的北京大區今年上半年業績已超過200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好的“發動機”一定要匹配合適的“變速器”。擁有強大的融資能力、充足的土地儲備、良好的業績表現,今年華潤開始發力沖擊千億規模,而就在華潤將優勢轉化為業績的發力期,企業管理的短板也隨之暴露出來,這或許會成為華潤沖擊千億門檻的制約因素。今年華潤業績的上漲與市場整體上行、項目集中入市等關系密切,但連續曝出的負面事件則反映出華潤置地在企業管理方面的短板。
對于自住房漏選事件的新進展以及企業管理的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采訪華潤置地,截至發稿前,對方未給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