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用戶名:  密碼:        忘記密碼   OA入口
 
  • 要聞 | 行業 | 銳評觀察
  • 政策 | 市場 | 數據解析
  • 財經 | 產業 | 海外掃描
管理
  • 前沿 | 企 業 家
  • 經略 | 經理學堂
  • 實務 | 圖說管理
風采
  • 企 業
  • 人 物
  • 500 強
精選
  • 創新成果
  • 研究報告
  • 案例分析
服務
  • 管理咨詢 | 會 員
  • 發展規劃 | 証 書
  • 資料下載 | 論 壇
企業管理
  • 前沿
  • 經略
  • 實務
  • 企業家
  • 經理學堂
  • 浪淘沙
  • 曝光鏡
  • 圖說管理
中國機械管理綱 首頁 > 中國機械管理綱_報道行業 傳播管理 > 企業管理 > 前沿視點 > 熱點聚焦 > 格力電器巨資押寶跨界造車 多元化轉型存憂
要聞: 發改委:九大舉措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新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為何聚焦制造業我國出台四大舉措促進制造業穩增長美為何對"中國制造"疑神疑鬼 港媒:只因傷自尊!部分城市取消落戶限制,背后還有更重磅的五個字!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前沿視點
一線管理
熱點聚焦
新銳探索
商業模式
格力電器巨資押寶跨界造車 多元化轉型存憂

字號:大 中 小

2016-10-09來源:經濟觀察報

  從3月6日 格力電器 (000651.SZ)發布停牌公告稱擬籌劃發行股份收購格力同處珠海的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到8月23日格力連發35條公告披露收購詳情並表示將作價130億元購買銀隆新能源100%股權,董明珠執掌的格力電器成為家電行業卷土重來造車的標志。

  十年之前,國內家電企業就曾經掀起過一波轟轟烈烈的“造車”運動,但結局卻並沒有那麼美好,大部分跨界者在短短三兩年便紛紛以失敗告終。十年之后,家電企業造車熱潮再度卷土重來,跨界的理由在于新能源汽車的歷史機遇。此前創維創始人黃宏生的第二次創業就把目光放在新能源造車領域——南京金龍已經在新能源客車領域擁有一席之地;擁有家電行業背景的春蘭也進入了造車領域,重心仍然是新能源汽車。

  這股熱潮背后的邏輯並不難理解。在當前的市場大環境下,家電領域的市場空間已經愈發有限,天花板漸現。如何將家電制造業的制造實力和研發優勢轉嫁並向外延擴張,新能源汽車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17.7萬輛和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26.9%。這樣的高增長趨勢和空間,也使得春蘭、樂視、格力等外來者紛紛以不同形式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作為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的造車之路從兼並收購開始,增發也不可避免的伴隨而來。8月18日晚,格力電器發布收購銀隆、增發股份等系列信息,表示將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新能源公司珠海銀隆100%股權的提案,交易價格為130億元。收購完成后,銀隆新能源將成為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而為了彰顯信心並回應股東的質疑,除原定方案外,格力同時增發100億元人民幣進行配套融資,格力電器CEO董明珠通過自有資金近10億元人民幣參與了這場增發。

  但外界對于這場高達130億元的“昂貴收購”評價不一。8月25日晚間,就本次並購涉及到的交易方案、交易對手方和交易標的三個層面,深圳証券交易所向格力電器董事會發布了《關于對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要求格力電器做出書面說明,並于9月1日前進行回復。而對于現金流極度充裕的格力電器而言,選擇低價大規模增發來擴大公司股本的舉動也被認為攤薄了現有股東權益,讓外界質疑不斷。

  董明珠卻不以為然,她更看重銀隆的核心競爭力“鈦酸鋰電池技術”,而銀隆對于董明珠而言最大的價值便是電池資源和儲能技術。從目前格力造車的進展來看,董明珠選擇的新能源汽車的路線摒棄了現有汽車行業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的路線,而是另辟蹊徑地選擇了並不主流的鈦酸鋰電池技術路線。“鈦酸鋰(電池)具有安全、使用壽命長、充電快等優點,但是此前因為沒有進入國家補貼的目錄和續航里程短的因素,並不被汽車行業所看好。”一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鈦酸鋰已經可以享受同等補貼的條件,續航里程短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技術升級慢慢解決。”

  “鈦酸鋰電池和銀隆(新能源)是被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我們要做把金子從沙子里刨出來的人。”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在電控、智能制造、電機、精密模具等方面已經充分布局,生產電動汽車所需要三大電(電池、電機、電控)中,除電池以外的零部件都可以與銀隆快速匹配供應並與銀隆產生協同效應。上述種種便是董明珠真正願意豪賭新能源汽車的答案。

  但是在涉足造車行業之后呢?格力電器能否真的能夠在跨界之后如願嫁接自己的原有優勢呢?目前新能源造車門檻在不斷提升,面對行業標準不斷改變、補貼下降的趨勢,格力作為跨界造車者的時間窗口和上升通道都在變得越來越小。作為新能源汽車后來的“淘金者”,格力電器沒有任何犯錯誤的機會。

  按照董明珠的說法,格力電器造車並非追逐熱點,銀隆的電池技術跟格力未來的光伏空調和家庭能源管理中心的戰略可以形成互補效應是她選擇跨界造車的根本動力。“我不是想造車,我是想要新能源技術。”在董明珠看來,格力所有的多元化選擇是協同的,都離不開電,“空調、手機和電動汽車都需要電,未來手機可能成為智能控制終端,汽車更是所有電器的一個集合體。”

  但不容忽視的是,格力電器並沒有繞過造車這一環節,新能源汽車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場空間給了董明珠難以想像的空間並讓格力電器難以割舍。但對于傳統造車門檻沒有敬畏之心的董明珠語出驚人,她認為“汽車底盤技術根本不是問題,沒有任何門檻”。

  而另外一個生動的例子卻是,在今年上半年,同樣做磷酸鐵鋰電池原材料起家的一家上市公司曾經為造車投入巨資進行跨界收購,但近期也傳言造車的難度比其預想的大。即使是 比亞迪 董事長王傳福也曾對記者透露,剛剛從電池行業進入汽車行業遠時面對的困難遠比自己當初想像時難得多。

  繼涉足智能手機后,格力電器多元化跨界的關鍵一步到底邁得如何?世界上諸多跨國企業在多元化擴張的路上多有死在“外行”的路上,格力能否成為例外並掘金造車之路?董明珠和格力都必須用實際行動來回答。

延伸閱讀
13.7K
收藏  打印  評論  關閉
圖說管理
更多>>
  • 領導力也要因地制宜
  • 多元化與專業化之間的戰略決擇
  • 從諾基亞手機興衰談當今企業生存之道
  • 民企融資的十大誤區
  • 領導者的強制權力
  • 老板身邊為何“庸才”多?
  • '攜手同行20年 中韓文化交流周'在韓國舉行
  • 領導力也要因地制宜
  • 多元化與專業化之間的戰略決擇
  • 從諾基亞手機興衰談當今企業生存之道
  • 民企融資的十大誤區
  • 領導者的強制權力
  • 老板身邊為何“庸才”多?
  • '攜手同行20年 中韓文化交流周'在韓國舉行
閱讀排行
  • 第九屆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價值500強大會暨數字CEO圓桌論壇在京召開
圖片報道
  • 發改委:督察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落實
  • 聚焦供給側改革 重塑汽車產業新動力
  • 熱點城市庫存開始上升 開發商陷銷售困局
  • 豪華車市場回暖 車企階段性銷量調整顯成果

高端論壇

專題

      行業盛典:《中國機械500強》發布會
      • 行業先鋒:機械行業上市公司動向
      • 行業視點:智能制造 驅動產業升級

      行業幣望

      市場趨勢

      相關產業

      • 王瑞祥主持召開中機聯黨委常委會 學習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研究部署有關工作
      • 中機聯王瑞祥會長主持召開綱上視頻辦公(擴大)會
      •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公開信:堅定信心 齊心協力 打贏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 中機聯:關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與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服務工作的通知
      • 2020年中機聯專家委新春座談會以通訊形式按時召開
      • 中機聯倡議書:堅定信心 攻堅克難 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
      • 凝心聚力,並肩作戰,共同打贏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 新能源汽車有望占比25% 未來純電動仍是核心方向
      • 1月汽車產銷量繼續滑坡 新能源車逆勢增長
      • 高盛預測中國汽車銷量下降 外媒:買車意願降低
      • 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10萬輛 同比增長近50%
      • 前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近倍
      • 行業需求旺盛 叉車銷量持續火爆
      • 車市半年考交卷 多品牌經銷商市場寒冬猶在
      • 一線城市車牌價回溫,北京新能源車牌輪候人數或排到5年后
      • 1~10月乘用車銷售1950萬輛 SUV增速快
      • 中國VR產業潛力巨大 5G助推虛擬現實產業“回暖”
      • “雙輪驅動”促太鋼邁向高質量發展
      • 到2025年綱絡安全產業規模將 超2000億元
      • 電商企業扎堆涌入上游生產端 大量代工廠尋求轉型
      • 雷軍晚三個月贏董明珠 綱友:怪格力空調質量太好?
      • 彩電企業加速向超高清轉型
      • 華為“突圍”:4萬多個5G基站已發往全球
      • 第一個5G手機通話撥通了!“全球雙千兆第一區”在上海虹口區開通
      企業家更多>>
      • 李開復:中國傳統企業弱是創業者的巨大優勢
      • 曹德旺:一個特立獨行的持戒行商者
      • 郭台銘的阿喀琉斯之踵

      企業報道

      前沿視點

      公司經略

      • 合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三一風機有望再度進入非洲 助力風電開拓新機遇
      • 中聯重科:用“專業”與“精密”收獲“幸福甜蜜”
      • 減稅降費助力“瓦軸制造”開拓海外市場
      • 對話遠東控股集團蔣錫培:企業創新要對標全球最好的企業
      • 譚旭光:中國重汽要迅速建立一整套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
      • 特變電工沈變公司搶占制造業競爭制高點
      • 秦川集團:機器人減速器發展提速
      • 水皮雜談:柳傳志的遺憾在哪里?
      • 【資本運作】董明珠混改前夕“緊急”成立新公司
      • 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及力帆股份否認“破產”傳聞
      • 長安汽車至暗時刻:第3次創業負重前行 扭虧取決福特
      • 任正非:華為是一個商業公司,不應該把華為的產品和政治挂鉤
      • 市值蒸發近20億元 視覺中國對“黑洞”力量一無所知
      • 【資本運作】厚朴投資被曝有意收購格力電器股份 一場股權搶奪戰要開始了?
      • 格力集團擬轉讓格力電器部分股權 持股權18.22%或致控制權生變
      • 索尼手機斷臂求生 謀求差異化突破
      • 聯手朱駿 賈躍亭造車以退為進
      • 福特2021年將在中國車型中使用5G移動連接技術
      • 江鈴遭福特"冷落":被迫轉型 聯手雷諾探路新能源車
      • 譚旭光“亮劍”重汽集團人事改革:64個部門負責人競聘上崗
      • 外媒:鴻海重審美國建廠計劃 或縮減規模甚至擱置
      • 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臨港正式開工建設
      • 美的開啟新一輪全球大整合:庫卡、東芝更換掌門人
      新視界
      • 漢能想在屋頂上掙錢 靠譜嗎?
      • 應對價格戰和產能過剩 福特在華減產
      • 靠外國臉在華輕松求職日子一去不返
      • 張瑞敏:轉型互聯綱企業的六個要素
       
       
      首頁|綱站介紹|本綱服務|綱站地圖 | 兄弟綱站|綱站助手|機械刊物|友情鏈接|招賢納士|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2-2013 ChinaJX.Com.Cn All Rights Rserved. 中國機械管理綱 綱站備案:京ICP備05034982號-1
      中國機械管理綱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聲明,風險自負。
      0
      1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