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注的工程机械行业,每年都会经历太多的喧嚣。当浮华逝去,我们见证过各种的成与败后,常有必要思考:下一波浪潮会是什么?所谓的“NextBigThing”到底是什么?
大事件猜想之一:3D打印将引领工程机械制造业格局改变
前段时间热映的大片《十二生肖》中,有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成龙饰演的角色戴一副扫描手套,把兽首摸了一遍,将数据传进电脑,旁边一台机器瞬间就把一模一样的兽首制造出来。这一匪夷所思的技术,就是3D打印。3D打印就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多层打印方式,最终可以直接打印出产品,形成“数字化制造”。
最早的3D打印技术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但是由于材料和机器极其昂贵,3D打印并没有大范围商用。近年来,随着3D打印材料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打印技术的革新,3D打印不仅在传统的制造行业体现出非凡的发展潜力,这一技术,如今已经在服装生产、巧克力甜品制作、建筑模型制作等领域有了一定的应用,例如,耐克公司已推出了全球第一款3D打印足球鞋,重量只有150克;而未来,该技术的应用甚至将拓展到制造业的每一个领域,包括工程机械,这将或颠覆工程机械产品制造业格局。
3D打印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而如果这一技术能够在工程机械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意味着传统的生产加工线将成为历史。而当大型制造商人工密集型或机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丧失竞争优势时,就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有机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当然,依靠3D打印技术进行整机生产,从目前来看可能还是相当遥远的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会在未来逐步影响工程机械行业的格局。
3D打印技术或许将改变工程机械零配件供应的形式,从而削弱地域的垄断。据对装载机用户的调研显示,用户在购买工程机械产品时,除了机器本身的质量以外,配件供应的速度也是其非常关注的因素。故如果在某一地区没有建立大型的配件库,则厂商很难在当地具备竞争力。但是,有了3D打印技术,配件供应不再依靠实物的运送,转而变为信息的传输。制造企业可以将配件的“图纸”传递给用户,由用户自行“打印”生产。这样既加快了配件供应的速度,也将大大拓展厂商竞争的地域范围,使得更多的厂商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
3D打印技术所带来的定制化趋势,也将使得中小制造商在竞争中获益。当大型制造商在依靠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累计财富的同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对某些零部件进行定制化生产,依靠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来赢得客户的青睐。例如,目前挖掘机械驾驶员对挖掘机的采购所起得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因此驾驶舒适性日益成为制造商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中小型制造商完全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为挖掘机用户量身定做符合他们人体特征的座椅,从而吸引用户的购买。
当然,3D技术何时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目前还很难预测。但是去年12月,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已经表示工信部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3D打印”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即将制定,或许,3D打印时代真的已经不再遥远。
大事件猜想二:新能源工程机械将获得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支持
随着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提高,LNG工程机械在国家提倡加大节能环保废气减排力度的大环境下出现,也将,LNG(LiquefiedNaturalGas),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液化天然气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LNG备受追捧。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一直在致力于节能环保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LNG工程机械悄然兴起,伴随着国家对环境和新能源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LNG工程机械获得一片广阔的天空,并在市场上崭露头角。LNG工程机械热值大、性能高、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早在2010年,徐工就研制出了全球第一台LNG装载机,山重建机也在2012年5月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部LNG挖掘机,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批量生产。在baumaChina2012上,众多款LNG工程机械集中亮相,让人们亲睹欧洲卓越科技的强悍风采,展出的主要有:中联重科三桥12F东风LNG底盘搅拌车、山重建机GC378NE型天然气挖掘机、柳工CLG862-LNG型装载机、雷沃LNG装载机、中集凌宇LNG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厦工LNG装载机LNG工程机械的使用成本虽低,售价却比燃油车贵15%左右。尽管新能源工程机械符合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却没有财政补贴,这对其销售影响很大。如果有国家补贴的话,用户肯定首选LNG挖掘机。那么我们大胆猜想,国家能针对LNG工程机械购置奖励政策出台,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