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艳:治理“奇葩证明”需落实简政放权

字号:

2015-05-15来源:网易博客作者:梁文艳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只要涉及到利益、权利和责任,我们就需要出具各种各样的证明进行确认。但是,现在人们的时间大多都纠葛在不断地证明之中,甚至无证明事情就办不成。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用证明的方式解决一些利益问题、责任问题、权利问题确实是社会历史的进步,这种证明方式最起码规避了原来的主观经验的判断,具有很大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这就说明,问题的本身不在证明。

  近期,各地一些媒体与网络相继报道出了各种各样奇葩的证明。例如新京报报道的“已经携手走过69年,却被要求证明夫妻关系”;安徽商报报道的“我结婚前是未婚”、“我老婆是我老婆”等奇葩证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网络上疯传的“奇葩证明”进行了批判。他费解地发问:老百姓办个事儿咋就这么难?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

  媒体报道的这些证明中,如果从字面意思的表达,似乎仅仅是违背了常识和常理,可是有些证明的问题涉及背后的巨大的利益、很多的责任纠葛,更需要客观地厘清。笔者认为,我们面对此问题不仅仅应该停留在批判这些证明的奇葩上,应该将心思放在这些“奇葩证明”为何会存在,存在后如何解决上面来。

  那么,对于各种职能部门而言,让人们开这种无法开出或很难开出的证明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凸显了职能部门对于人民公仆理解的缺失。

  行政机关的公务员的实质是人民公仆,人民公仆这四个字意味着要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种理念,更应该是体现在具体工作中的一种态度和行动。对于这些看似无法看出的证明,我们是否想过如何来有效地处理,如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化解这种困难,我们是否认真地思考过,这种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

  笔者认为,我们的职能部门不能为了推脱自己的责任和降低自己的风险,而把各种困难转嫁给人民。

  其次,我们现处的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大数据时代,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应该把这些手段应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如果在工作中如果能够对多种信息进行资源共享,那么需要自己的证明的问题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既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又能减少群众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从根源上看,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制度才是办证难的根源。

  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没有根据法律和制度的规定来操作,有的甚至吃拿卡要、寻租牟利,这种顽疾亟须治理。多重的行政审批,各自为政,缺少互通和信息的共享,这些都是和服务型政府不相符合的。因而,简政放权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

延伸阅读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