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财经
陈文辉:金融改革40年要反思六个问题

字号:

2018-12-03来源:人民网作者:杨佳欣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40年有40年的困惑。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破解金融改革困惑对中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在日前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第15届全球年会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讲述了他对过去40年金融改革的反思以及对未来金融发展的思考。

  陈文辉首先肯定了过去40年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不仅总量上实现飞跃式增长,还诞生了包括证券业、基金业、信托业等新行业。他认为,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开放,包括技术的引进、制度的学习。

  开放的背后是竞争。

  陈文辉指出,中国金融40年发展史就是一部竞争史。在高度垄断的时代,金融业的利润高到从业者都不好意思,正是开放和竞争带来今天市场迸发的活力。这启示我们,未来监管很重要的职责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从外部环境到内部治理。

  陈文辉认为,金融机构不应该一味激进投资,而应该做到审慎稳健经营。他强调,形成审慎稳健的金融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花大力气去做。同时,对金融机构而言,不能贪大求全,而应该专注主业、回归本源。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不是无本的买卖,它背后倚靠的是国家提供的信用担保。正因此,资本监管显得尤为重要。陈文辉指出,资本监管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工具。因此,未来监管不仅要下大力气,还要进一步明确监管目标。

  以下是陈文辉演讲实录:

  下个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在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还开了一个为期一个多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个会议是一个广泛解放思想的会议,在会议结束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做了总结报告,其实就是那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没有主题报告的,是把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当作了主题报告。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前面一个多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家关于过去几十年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反思、“文革”的反思,对后面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整个40年改革开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想说一句,就像刚才主持人说的,我们今天借这样一个场合来对金融的改革、发展、开放做一个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借这个题目,我讲一下个人的思考。

  第一,改革开放40年金融发展。

  前面几位已经说得很清楚,我想补充一点,我们不光是总量的增加,由几千亿增加到几百万亿。40年发展还诞生了许多新的行业,证券业、基金业、信托业等都是新东西,应该说40年发展是翻天覆地的。1998年保监会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经常讲一个数字,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相当于美国一个中型保险公司的规模。今天,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6家中资保险公司入围。应该说,金融业发展对40年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40年改革开放与发展的逻辑关系。

  中国40年发展是在改革推动下的一种发展,国际上讲这是奇迹,这个奇迹一定是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的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从金融来说,大家都知道金融是一个舶来品,我认为金融是开放推动下的一种发展。在整个金融发展之中,改革、开放、发展三者关系中,开放可能处于更重要的位置。

  金融开放首先带来金融改变。过去金融是财政的一个附庸。大概本世纪初的时候我看望一个老同志,他后来是上海政府的一个领导,他知道我是做金融,他说你知道吗,我过去还当过你们金融系统的领导,他说我当过你们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我觉得很奇怪,他说我当时是财政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银行的行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是资金融通的工具和风险管理的手段。

  还有一个是技术的引进,这些年来的技术引进有很多。我80年读大学的时候,读数学是很不好的,因为数学不大好找工作。后来人家告诉我读数学的好,搞金融的人都是读数学出身的。当时举了一个精算的例子,过去我们根本不知道精算是什么,精算是段祺瑞的孙子段开龄当年带到了南开,我们才知道学数学的人还有一个好处,能够接下去学精算。精算到现在为止在美国还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既稳定,薪酬又高,还不用像投行太加班。除了技术引进,还包括一些制度安排,比如金融体系的形成,包括监管制度、公司治理等都是通过开放完善的。我想再强调,改革、开放、发展三者关系中,开放可能起更主导的作用。

  今年的博鳌论坛上,习主席把开放,特别是金融开放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整个金融监管系统方面在积极贯彻落实。我想说,过去经验给我们的启发是,在新形势下,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阶段,金融开放的力度应该更大,应该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开放来促改革、促发展。这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意思。

  第三,金融40年从垄断到竞争。

  市场经济的核心、精髓是竞争。中国金融40年发展史就是一部竞争史。过去垄断情况下,有些现在大家听来有点不可思议,比如垄断之下金融的利润很高,高到过去从事金融工作的人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还有一个也是现在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问题,就是原来人们因为买了人保的产品还要请人保的人吃饭。现在是竞争打破脑袋,不会再看到那种现象。过去在垄断情况下,每增加一家市场主体,老的保险公司就会告诉你不行,说再批公司我们就完蛋了。但今天大家看到,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供给不断增加,需求增加更快,市场更繁荣,服务更好,市场活力不断迸发出来。

  在改革开放新阶段,怎么进一步促进竞争,特别是公平竞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金融监管部门,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护市场公平。

  第四,审慎稳健经营的金融文化。

  我曾经在一家金融机构工作,搞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徽标,别人说有点太稳了,其实四平八稳恰恰就是金融机构应有的东西,金融机构就应该是审慎稳健的。我原来在的那家公司一个主要负责人,因为不审慎、不稳健造成巨亏,最后下了台。中国金融40年来,为审慎稳健的金融文化付出了大量学费。我记得1998年清理人保系统的不良资产,到了人保广西分公司,当时的规模很小,他们告诉我为什么造成那么多不良资产,就是因为小马拉大车,当时省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个地区行署专员,一看来了几个亿人民币的钱,拼命去搞投资,弄出了大量不良资产。包括前几年一些激进投资带来的危害,现在还在处置。这都是血的教训。

  随着金融发展,它的盘子越来越大,风险集聚也越来越大,处置起来实际会越来越难。当年的德隆系绝对是一个大得不得了的风险,也就是几百亿。现在我们一搞可就是上万亿。应该说,在这个时候更要重视审慎稳健的金融文化。当然,现在的处理能力也更强了,但形成审慎稳健的金融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有人说现在金融行业胆子越做越小,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接下来整个金融系统还要在这方面花很大力气。

  第五,专注主业,回归本源。

  我想说,想扩张、想扩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但一个人不可能既懂银行,又懂证券,又懂期货,还懂基金。我记得从20多年前我做信托公司开始,信托公司就不断一次一次整顿,整顿完了又一次一次大干快上,又一次一次整顿。那个时候我们称信托为“金融百货公司”,实业、房地产等都可以做。但最后来看,很多教训是非常惨重的。

  我觉得在新的时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金融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综合经营这个事情有没有成功的?有成功的,但也是个别、特例。如果大家都想综合经营,迟早还是要出事。如果要出,下次这个盘子就不是出小事的问题了,就是出大事的问题了。

  第六,从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到监管资本的概念和透明度。

  金融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什么是特殊行业?信用行业。比如说银行跟保险公司就是凭着一张纸,就可以收钱。过去我们不理解,还觉得很有道理。事实上,做买卖是要本钱的,没有本钱不行,银行也不例外,他是用了国家提供的信用担保。但很多金融机构并没有这个概念。事实上,做金融这个生意也是要本钱的,这个资本金更多是用来覆盖和吸收风险,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是这么来的。

  这些年来整个金融系统发生很大的变化,资本的意识在大家的脑海里是深入人心。资本这个概念已经由过去的金融机构资本管理到后面监管机构对资本的刚性要求,这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非常重要的工具。

  我们也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些机构进来要办金融机构,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他是想从这里套取资金。一方面从这里套取资金,另一方面还不想或者说没有那么多的资本金,虚假投资等就出来了。如果真正把这些东西严格下来,可能他的动力就没有那么大了。在新形势下怎样加强资本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证券业机构更多要求在透明度上花大力气。

  最后简单说两句,关于金融监管的目标。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利,要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现在我们跟国际上都接轨,大家都承认这几条,但事实上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对于这个目标并不是十分清晰,而且自觉不自觉地就把促进发展当做了监管的目标。由于这个目标不是非常清晰,带来了很多问题,有些还是很致命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征程中,明确金融监管目标非常重要。(杨佳欣)

延伸阅读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