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OA入口
 
  • 要闻 | 行业 | 锐评观察
  • 政策 | 市场 | 数据解析
  • 财经 | 产业 | 海外扫描
管理
  • 前沿 | 企 业 家
  • 经略 | 经理学堂
  • 实务 | 图说管理
风采
  • 企 业
  • 人 物
  • 500 强
精选
  • 创新成果
  • 研究报告
  • 案例分析
服务
  • 管理咨询 | 会 员
  • 发展规划 | 证 书
  • 资料下载 | 论 坛
企业管理
  • 前沿
  • 经略
  • 实务
  • 企业家
  • 经理学堂
  • 浪淘沙
  • 曝光镜
  • 图说管理
中国机械管理网 首页 > 中国机械管理网_报道行业 传播管理 > 企业管理 > 公司经略 > 领导力 > 轻管理:移动互联时代的管理趋势
要闻: 发改委:九大举措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新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何聚焦制造业我国出台四大举措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美为何对"中国制造"疑神疑鬼 港媒:只因伤自尊!部分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背后还有更重磅的五个字!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公司经略
战略决策
企业创新
领导力
企业文化
品牌经营
并购整合
轻管理:移动互联时代的管理趋势

字号:大 中 小

2015-02-06来源:MBA智库资讯

  几乎所有的管理都可以归结于三个问题: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但几乎所有的中式管理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三个问题。几乎每一种管理都必须关注真正的人性,但几乎所有的中式管理都曲解了人性;几乎所有被百分百执行的制度都非常简单,但所有的中式管理都被人为搞得很复杂。移动互联时代,一切管理都必须简单、实用、实效。因此,必须有一种实战模式替代抽象的西方理论,必须有一种简单工具让管理事半功倍,必须有一种实操方法可以在中国企业落地实践;必须有一种管理创新可以助力中国企业顺利转型,降低运营成本,让经营绩效倍增,这就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所有企业都会经历初创、高速增长、成熟衰退这样的生命周期。表面上看,企业的生命周期与行业或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却是管理本身的生命周期。企业因创业精神而高速扩张,但必定会因管理落后而逐渐衰退,这才是本质。有句话说“销售让企业做大,管理让企业伟大!”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管理模式因为架构庞大、制度呆板、流程复杂、效率低下而一直饱受诟病!随便一个企业,都有着三五七级的管理层级,导致上不能传,下不能达;随便一份制度,几乎都有三五七张纸并写得洋洋洒洒,没有相当的专业水准和超级耐心,连看懂都不可能,要是能顺利执行才真的会成为笑话;流程复杂自是不用再说,三五七级的组织结构必定会导致10几20级的组织流程,但管理常识告诉我们:组织流程只要超过10步,效率基本为零!

  为了寻求这种管理上的突破,30多年来,商学院教授把西方管理理论讲了一遍又一遍,但再也搞不出什么新名堂;中国企业几乎把西方的管理方法模式挨个都试验了一遍,几乎也都没捞到什么好处;经理人在企业里折腾了一年又一年之后,基本上也都已经开始技穷;很多人甚至开始怀疑:管理到底应该怎么办!

  姚绍龙并不是在此说西方管理理论不好,而是不适应中国企业;也不一定是西方管理方法不行,而是不符合中国企业现有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管理是文化的产物,任何的管理思想、理论及模式,都离不开文化这个大背景。在西方,流行的是契约式文化,人与人之间讲规则、重承诺,所以,再机械的东西都可以落地生根并得以执行。但是,在中国,几千年来流行的却是伦理文化,人与人之间情感大于一切,在人情面前,一切制度流程和规则都会被打得一败涂地,人为地把事情复杂化。选择式执法在中国组织中比比皆是,这是管理复杂的根本原因。

  再次,现有的众多西方管理理论,基本上来自泰勒先生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00多年前的西方工业文明。在中国伦理文化背景下,就像在咖啡里加盐一样的滑稽,想不复杂都不可能。要是还想借助100多年前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应对在移动互联时代发生的管理问题,可能性显然也不是很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商业化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迁。工业把农业搞没了,商业把工业整垮了,互联网又把商业给搞倒了,而在移动互联时代,网络更是把传统商业模式给整得稀里哗啦,速度之快、变化之快令人乍舌!

  农业时代,天气最重要;工业化时代,盲流满街跑,设备厂房最重要;商业化时代,市场和产品最重要;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商业就如闪电战一般,机会稍纵即逝,企业必须随时随地做出快速反应,如果因为层层汇报从而导致机会错过,就会彻底丧失战略优势。

  这时,速度就显得最为重要。但是,决定企业市场响应速度的却是你的管理模式!

  相对工业化时代而言,移动互联时代,团队变小、管理变轻,速度变快,高度信息化已经让组织高度透明,过去那种层级分明、流程僵化、管理官僚化、决策专制、自上而下要求价值观统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所以,在移动互联时代,一切管理都必须简单、实用、实效。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就必须颠覆传统的科层思维,打破落后的官僚体制障碍,因此,必须有一种实战模式替代抽象的西方理论,必须有一种简单工具让管理事半功倍,必须有一种实操方法可以在中国企业落地实践;必须有一种管理创新可以助力中国企业顺利转型,降低运营成本,让经营绩效倍增,“U管理模式”也就因此诞生。

  “U模式”即“轻管理”。在“U模式”中,我们把管理分为三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全面实行扁平化、透明化、交叉式互通式的简单管理。“做什么”解决的是“企业做什么,部门做什么,岗位做什么”等三个基础问题;其中,企业做什么就是战略,部门做什么是职能,岗位做什么指的是职责。也就是说,道生愿景,愿景生战略,战略定结构,结构定部门,部门配人才。组织结构必须支持公司战略,部门设置必须支持业务流程,岗位责任必须支持部门职能,这是管理的基本逻辑。遗憾的是,在日常管理实践中,大部分企业都没弄白这个最基础的管理问题。

  “怎么做”指的是制度、流程和规范。这三者都是管理的基础工具。在管理实践中,真正得到执行的东西一定很简单。所以,U模式的理念是管理制度绝不超过一张纸,业务流程绝不超过五步。超过一张纸的制度不是官僚就是废话,超过五步的流程大都走不通,而且一定是上级流程出了问题,一定不会有效率。

  “做到什么程度”是管理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在组织中,人人都在做事,可是,真正能把事做好做到位的人却不多。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做事的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对结果进行考核。用过程来保证结果。遗憾的是,在传统管理中,很多企业都把360度、BSC等考核工具当作至宝,但依然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反而让问题越来越复杂。殊不知,这些都不是考核工具,而是人事测评及战略管理的一种手段而已。再者,很多企业在考核时都一厢情愿地运用“减分式”考核,人为激化了管理矛盾,这也是管理失败的根源。

  说白了,管理是一个系统,有着相当的规律。要是你不能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要解决“做到什么程度”基本没有可能,要是你违背了简单这个的管理规律,提升绩效自然也只能笑话。

  再说,只有网络化的企业,才能适应网络化的移动互联世界。在U模式的方法论中,我们提出六个了最优:

  一是“组织最优”,提倡“铁塔式结构”。金字塔结构必将害死传统企业,结构问题才是企业问题的根源,最优结构才有最优效率,这也是行业共识。铁塔就是一张透明的网状组织,每一个节点、每一个材料都十分透明,非常符合网络状组织要求。所以,它就可以保证结构的绝对扁平化,让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资源和需求充分透明,以便彼此之间的支持与配合,为缩短组织业务流程打下基础,旨在解决中国企业的结构性难题;

  二是“系统最优”,最优系统保证最佳效率。因此,U模式运用奥卡姆剃刀,砍掉多余制度、环节、多余岗位和流程,全面运用“减法式” 管理技术,从制度、流程、表单、清单等四个层面建立内部运营控制系统,这是根治头痛医头的最好解药。

  三是“流程最优”。U模式认为:人要放到组织中才有成就,事要放到流程中才能得以控制。流程与最优流程之间相差的不只是距离,而是利润。因此,“U模式”把企业流程定位为组织流程、业务流程、作业流程共三个级别,采用“除法式流程”技术逐一进行优化与重组再造,这是治理组织内耗的唯一办法。

  四是“执行最优”。一流团队与三流团队之间的差距就是执行力差距。但高执行力是有前提的——必须先解决“执行什么”和“怎样执行”的问题,还有解决执行与不执行的问题。所以,将管理的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怎么做”等核心方法制成“执行力清单”,培训后让员工照单执行,减少过程犹豫时间,这是执行力提升的核心密码。

  五是“考核最优”。德鲁克说:无考核不管理。真正有效的考核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管理之上的,也是无处不在的。在中国企业中,所有的传统考核模式都是无效的,甚至连“低效”都没有,有的只是负效率。所以,U模式彻底颠覆传统HR管理思维,全面推行“加法式考核”技术,从尊重人性入手打造绩效文化,这是提升绩效的不二法门。

  六是“分配最优”。在实施传统管理的企业中,企业关注的人的劳动力价格而不是人力资源价值,按劳付酬是最流行的薪酬模式,这种思维害死的不只是企业,还害死了员工。在移动互联时代,强调的是人的价值,薪酬模式是按照价值分配。因此,实施“乘法式分配”,彻底改变现有分配模式,从雇佣制下的工资模式向事业合伙人制过度,给优秀人员配以股权期权及分红,让员工由被动变主动,从他律到自律,这是促使员工自动自发的独门真招。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思维、传统模式、传统方法都已经被彻底颠覆。组织从封闭到开放,员工从被动到主动,成本从模糊到全透明,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再流行。组织结构必须扁平再扁平,流程必须优化再优化。管理需要简单、需要创新,需要实战,需要落地,更需要返璞归真、需要轻装上阵,复杂无异于就是找死。U模式,轻管理,已经悄悄地开始流行!

延伸阅读
公务员提前退休非新政 是否跟延迟退休大趋势相悖离?《中国经济周刊》2019-04-17锐评:“996工作制”折射企业管理短板经济日报2019-04-16“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陕鼓集团管理创新经验推广交流会即将举办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2019-04-15法国拟对互联网巨头开征“数字税”经济日报2019-04-11欧洲议会批准互联网版权新规 被指代价高昂新华网2019-03-28万科致股东书:彻底告别黄金时代 进入高烈度竞争新浪财经2019-03-26
13.7K
收藏  打印  评论  关闭
图说管理
更多>>
  • 领导力也要因地制宜
  • 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战略决择
  • 从诺基亚手机兴衰谈当今企业生存之道
  • 民企融资的十大误区
  • 领导者的强制权力
  • 老板身边为何“庸才”多?
  • '携手同行20年 中韩文化交流周'在韩国举行
  • 领导力也要因地制宜
  • 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战略决择
  • 从诺基亚手机兴衰谈当今企业生存之道
  • 民企融资的十大误区
  • 领导者的强制权力
  • 老板身边为何“庸才”多?
  • '携手同行20年 中韩文化交流周'在韩国举行
阅读排行
  • 第九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暨数字CEO圆桌论坛在京召开
图片报道
  • 发改委: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落实
  • 聚焦供给侧改革 重塑汽车产业新动力
  • 热点城市库存开始上升 开发商陷销售困局
  • 豪华车市场回暖 车企阶段性销量调整显成果

高端论坛

专题

      行业盛典:《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
      • 行业先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动向
      • 行业视点:智能制造 驱动产业升级

      行业瞭望

      市场趋势

      相关产业

      • 王瑞祥主持召开中机联党委常委会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 中机联王瑞祥会长主持召开网上视频办公(扩大)会
      •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公开信:坚定信心 齐心协力 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中机联:关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与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的通知
      • 2020年中机联专家委新春座谈会以通讯形式按时召开
      • 中机联倡议书: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 凝心聚力,并肩作战,共同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新能源汽车有望占比25% 未来纯电动仍是核心方向
      • 1月汽车产销量继续滑坡 新能源车逆势增长
      • 高盛预测中国汽车销量下降 外媒:买车意愿降低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0万辆 同比增长近50%
      • 前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近倍
      • 行业需求旺盛 叉车销量持续火爆
      • 车市半年考交卷 多品牌经销商市场寒冬犹在
      • 一线城市车牌价回温,北京新能源车牌轮候人数或排到5年后
      • 1~10月乘用车销售1950万辆 SUV增速快
      • 中国VR产业潜力巨大 5G助推虚拟现实产业“回暖”
      • “双轮驱动”促太钢迈向高质量发展
      • 到2025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 超2000亿元
      • 电商企业扎堆涌入上游生产端 大量代工厂寻求转型
      • 雷军晚三个月赢董明珠 网友:怪格力空调质量太好?
      • 彩电企业加速向超高清转型
      • 华为“突围”:4万多个5G基站已发往全球
      • 第一个5G手机通话拨通了!“全球双千兆第一区”在上海虹口区开通
      企业家更多>>
      • 李开复:中国传统企业弱是创业者的巨大优势
      • 曹德旺:一个特立独行的持戒行商者
      • 郭台铭的阿喀琉斯之踵

      企业报道

      前沿视点

      公司经略

      • 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三一风机有望再度进入非洲 助力风电开拓新机遇
      • 中联重科:用“专业”与“精密”收获“幸福甜蜜”
      • 减税降费助力“瓦轴制造”开拓海外市场
      • 对话远东控股集团蒋锡培:企业创新要对标全球最好的企业
      • 谭旭光:中国重汽要迅速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 秦川集团:机器人减速器发展提速
      • 水皮杂谈:柳传志的遗憾在哪里?
      • 【资本运作】董明珠混改前夕“紧急”成立新公司
      • 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及力帆股份否认“破产”传闻
      • 长安汽车至暗时刻:第3次创业负重前行 扭亏取决福特
      • 任正非:华为是一个商业公司,不应该把华为的产品和政治挂钩
      • 市值蒸发近20亿元 视觉中国对“黑洞”力量一无所知
      • 【资本运作】厚朴投资被曝有意收购格力电器股份 一场股权抢夺战要开始了?
      • 格力集团拟转让格力电器部分股权 持股权18.22%或致控制权生变
      • 索尼手机断臂求生 谋求差异化突破
      • 联手朱骏 贾跃亭造车以退为进
      • 福特2021年将在中国车型中使用5G移动连接技术
      • 江铃遭福特"冷落":被迫转型 联手雷诺探路新能源车
      • 谭旭光“亮剑”重汽集团人事改革:64个部门负责人竞聘上岗
      • 外媒:鸿海重审美国建厂计划 或缩减规模甚至搁置
      • 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
      • 美的开启新一轮全球大整合:库卡、东芝更换掌门人
      新视界
      • 汉能想在屋顶上挣钱 靠谱吗?
      • 应对价格战和产能过剩 福特在华减产
      • 靠外国脸在华轻松求职日子一去不返
      • 张瑞敏:转型互联网企业的六个要素
       
       
      首页|网站介绍|本网服务|网站地图 | 兄弟网站|网站助手|机械刊物|友情链接|招贤纳士|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2013 ChinaJX.Com.Cn All Rights Rserved. 中国机械管理网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34982号-1
      中国机械管理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0
      1
      r